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爸爸媽媽總是看手機,沒有陪我!你是否被說中了

爸爸媽媽總是看手機,沒有陪我!你是否被說中了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米是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一個人做淘寶、微商已經好幾年了。結婚後,她也從來沒有鬆懈過,常常是手機不離手,既做銷售又做客服。

原標題:爸爸媽媽總是看手機,沒有陪我!你是否被說中了

小米是個事業心很強的人,一個人做淘寶、微商已經好幾年了。結婚後,她也從來沒有鬆懈過,常常是手機不離手,既做銷售又做客服。

生完孩子後,也是一樣,時時都是一副工作狀態,寶寶小的時候因爲有婆婆幫忙帶着,她也沒覺得有什麼差別。

但是孩子現在已經2歲多了,常常吵着讓她陪,一會要玩過家家,一會要玩躲貓貓,一會又要畫畫。小米只能一邊陪着孩子,一邊應付着手機裏的客戶。

小米自己覺得這樣也算是個兩全的辦法了。直到有天晚上,她一手拿着手機一手拍着哄孩子睡,手邊的孩子突然諾諾地說:“媽媽是不是不喜歡我?你總看手機,都不和我說話。”

小米那一刻怔住了,一時竟不知道如何回答。

爸爸媽媽總是看手機,沒有陪我!你是否被說中了

小米,並不是一個個例。回頭看看,我們身邊多少是這樣的情況,孩子在一旁玩着,父母在一旁刷手機。

孩子滿心雀躍想和你分享他的所想所見,等來的就只是你的一句敷衍的:“嗯嗯,哦哦,寶寶真棒”。你以爲將時間給了孩子,可你的心卻不在他身上。這其實,比缺席更傷害孩子。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兒童發展研究中心發佈了《2018中國母嬰行業藍皮書》。通過對十幾萬家庭的調查數據顯示,當代父母的生育觀發生了轉變,由權威式的養育觀向“陪伴”轉變。

但什麼纔是真正的陪伴?父母到底該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卻是一個問題。

一、什麼是高質量的陪伴?

前段時間正好看過一個辯論的綜藝節目,裏面有一個辯題印象深刻:“爸爸每週陪伴孩子不超過12小時取消爸爸稱呼,你同意嗎?”

我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不僅是對伴侶,同樣對孩子更加重要!有位從業30餘年的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幾乎所有令我們成人頭疼的兒童問題,比如暴力、高需求粘人、沉溺遊戲等等,最終都能找到一個相同的源頭:父母陪伴的缺失。

爸爸媽媽總是看手機,沒有陪我!你是否被說中了 第2張

很多父母會說:沒辦法,必須要賺錢養家,工作實在太忙,怎麼可能一直陪着孩子呢?

回到前面那個辯題,其實陪伴孩子的差別,不在於2小時、12小時的時間長短,而在於你的陪伴質量。

在於你有多少時間是放下手機、放下工作、放下繁瑣的世事,認真地關注眼前的孩子,真誠地接納和讚賞,全心地融入他的世界。

而很多父母定義的“陪伴”就是出現,我人在那了。就拿小米來說,她覺得她人已經在孩子身邊了,已經在陪着她了。這也常常是不少父母的吶喊:我下班回家後就一直陪着你,你還想讓我怎樣?!

真正的高質量陪伴就在於投入、傾聽和反饋。是給予孩子充分的愛,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用心關注孩子的需求,對孩子的表現給予積極的迴應,這樣的陪伴纔是高質量的陪伴。

回憶一下,你在孩子身邊的時候,有做到嗎?還是隻是心不在焉,人在那,而思緒卻沒有在眼前的這個小人兒身上?

要知道,孩子的內心極其的敏感和脆弱,客體關係心理學講到,即便是嬰兒,已經能對養育者的心理活動以及情緒保持極其敏感的感知能力,他們能夠透過撫養者的表情、聲音、肢體動作,來感知養育者的內在狀態。

也就是說,你有沒有真心地在陪他,他是完全可以感知到的。而你的參與度,其實就是對孩子的接納和尊重度,是愛孩子的最高體現。

爸爸媽媽總是看手機,沒有陪我!你是否被說中了 第3張

如果在與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孩子沒有得到積極的迴應,反而是被動的或者只是敷衍了事,那比缺席更嚴重,因爲你是在用行爲告訴孩子,即使我們在一起,你太無關緊要了,以至於我可以分心去考慮其他事情,這對於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更大的傷害。

二、陪伴也有有效期

作家龍應臺說過:“孩子在小的時候,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也比不過10年前來得有效了。”

就像那個辯論節目中,有位辯手說的: "孩子的人生是一部連續劇,從第一集到第20集,他會慢慢地變。

但他們比連續劇糟糕的一點是,連續劇你不看,可以回頭看補回劇情,而孩子的人生,是補不回的,如果你1到20歲你不看,你就永遠都看不了了。"

在孩子需要你陪伴的時候,如果你沒有真正的在他身邊,等你反應過來,也許,他就已經長大了。

爸爸媽媽總是看手機,沒有陪我!你是否被說中了 第4張

三、你可以這樣試試

既然陪伴必須要做,那不妨在做的時候更走心一點。用心陪伴其實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難,最關鍵的是,我們真的願意花時間,這是一個態度上的轉變。

你願意全情地投入,去享受親子時光,你在陪伴孩子,孩子也在陪伴你。

這裏和大家分享一個臺灣家庭教育“123”法則:就是每天1次、每次20分鐘、父母選擇和孩子做3件事的任意一種。這三件事分別是一起讀書、一起玩遊戲、一起聊天。

孩子不需要和你沒完沒了地待一起。他們所需要的只是某時某刻,你的眼裏、心裏只有他。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目送他漸行漸逝,你站在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漸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然後,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訴你:“不必追。””——既然,我們有幸參與了一個生命的成長,有機會與他同行一段,又有什麼藉口不好好珍惜?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