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持續高溫,慎防“暑熱”

持續高溫,慎防“暑熱”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兒“夏季熱”,醫學上稱爲“暑熱症”,是炎夏酷暑時節嬰幼兒常見的發熱性疾病。主要發病人羣爲6個月至3歲的小兒。主要是由小兒身體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功能較差,不能很好地維持正常的產熱和散熱的動態平衡,以致排汗不暢,散熱慢,難以適應酷暑環境所致。

小兒“夏季熱”的臨牀表現爲“三多一少”:多發熱、多口渴、多尿、少汗。皮膚乾燥灼熱,體溫多在38℃至39.5℃之間,天氣愈熱,體溫愈高,可持續1至3個月,即使用解熱藥也無濟於事。因發熱還可致食慾不振、精神萎靡、疲乏嗜睡、形體消瘦,影響患兒的生長髮育,甚至可能因持久發熱,機體抵抗力減弱,導致合併感染。故應引起父母注意,積極做好防治措施。

持續高溫,慎防“暑熱”

● 環境衛生

注意居室通風、涼爽;給小兒穿柔軟、寬大的衣服;勤洗澡,勤換衣服,勤換尿布;患兒少汗或無汗時,可洗溫水浴,促進皮膚血管擴張,易於散熱;對發熱較高的患兒,可用酒精擦身,促進體溫散發。

● 飲食營養

飲食宜清淡,多給孩子吃高蛋白、高維生素而又易於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食物;適當補充含卵磷脂、腦磷脂、神經脂和微量元素鋅的食物,如蛋黃、瘦肉、魚類等,以促進小兒腦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完善;常給孩子吃些具有解毒、消暑、止渴、利尿作用的食物和飲料,如西瓜、冬瓜、綠豆湯、百合湯、烏梅水、薏米粥、荷葉粥等;控制小兒吃冷飲、油膩、過甜食物等。

● 中藥防治

適時服用具有消暑熱、解煩渴功效的中草藥,如用大青葉、白茅根煎水服;用西瓜翠衣、鮮蘆根、鮮荷葉、野菊花煎水服;也可用蠶繭20只、紅棗20枚,煎湯代茶;或者金銀花、杭菊花煎湯代茶。

若小兒體溫持續超過40℃,並伴有驚跳、嗜睡,甚至驚厥、昏迷等嚴重神經系統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診治,以確保小兒健康。

暑熱食療方

三鮮飲:取鮮荷葉、鮮竹葉、鮮薄荷葉各30克加水煎煮,取湯加蜂蜜代茶飲,生津止渴,清熱解暑。

瓜皮荷葉湯:鮮西瓜皮、荷葉適量,煎湯代茶飲服。

綠豆棗湯:綠豆250克,紅棗15枚,共煎湯,加糖少許溫服。適用於發熱而微汗者。

六味鮮汁飲:將西瓜汁、番茄汁、梨汁、鮮藕汁、甘蔗汁、荸薺汁六汁混合當茶飲。適用於口渴、心煩、食慾不振及小便赤黃等症。

胡蘿蔔飲:胡蘿蔔加水煎煮,取湯飲用。胡蘿蔔主下氣補中,利腸胃,健食,有益無損。亦適於小兒高燒不退者。

菊花粥:粳米50克,冰糖適量,加水煮粥;粥快熟時加入菊花(包於乾淨紗布內)6克,再煮約10分鐘即成。能清熱解暑、提神。

荷葉冬瓜湯:嫩荷葉1張(切碎),鮮冬瓜500克(切片),加水煮湯,湯成後去荷葉,加鹽少許服食,對夏季低熱、口渴心煩療效較佳。

八寶清暑粥:桂圓肉10克,蓮子肉10克,花生肉10克,麥冬10克,芡實10克,綠豆10克,蜜棗10個(去核),糯米50克加水適量,放入白砂糖100克,煮成粥,待涼後食用,有醒脾健胃、清熱祛暑功效。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