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王俊凱也有“聰明孔”?對孩子來說有傷害嗎?

王俊凱也有“聰明孔”?對孩子來說有傷害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寶寶耳朵旁邊都有一個小小的洞,老人家都叫它“聰明洞”,聽這個詞感覺好像還不錯,可是它的真名叫耳前瘻管,媽媽不要太大意。

一晃眼,TFboys出道4年了!

萌萌噠的三小隻,也一點點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成長爲帥氣的小鮮肉。

最近看王俊凱的照片時,忽然發現了一個祕密!

王俊凱也有“聰明孔”?對孩子來說有傷害嗎?

眼睛看花了沒?現在揭曉答案。

在王俊凱的耳朵前方,有一個小孔。

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周圍不少孩子的耳朵前方都有這樣一個小孔。老一輩對這個孔的稱呼多種多樣:聰明孔,糧倉,福相……

這到底是個什麼孔?醫學上還真的有講究。

傳說中的“聰明孔”,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其實這個孔的學名叫先天性耳前瘻管。

名字帶有“先天性”仨字,那說明出生時,這個孔就已經存在了。

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在孕初期幾個月的時候,寶寶長得很像小海馬,在頭的兩側可以看到有類似魚鰓樣的結構,我們稱之爲鰓裂。隨着寶寶的不斷髮育,鰓裂會逐漸融合並消失。但是因爲某些原因,第一和第二鰓裂最後無法勝利會師,這樣就形成了耳前瘻管。

如果孩子有耳前瘻管,那家長可能會發現瘻管口時不時會流出一些白白的東西。這是瘻管內壁的分泌物。

耳前瘻管和外耳道類似,內壁皮膚上都有分泌腺,會分泌油脂,外耳道皮膚所分泌的油脂就是耵聹,也就是俗稱的耳垢,而瘻管內壁分泌的油脂會和脫落的上皮細胞混在一起,當積攢到一定量時,就會從小孔中流出來。

王俊凱也有“聰明孔”?對孩子來說有傷害嗎? 第2張

耳前瘻管對孩子來說有傷害嗎?

因爲耳前瘻管所處的位置非常特殊,不少家長就擔心,這會不會對寶寶的聽力造成影響?這些分泌物會不會流到孩子的耳朵裏面去?

這種擔心主要是來自於不清楚耳前瘻管在皮膚下的構造,因爲從外表看,它就只有一個小孔而已。

其實耳前瘻管所處的位置非常侷限,它只存在於外耳附近,並不會深入到中耳甚至內耳,所以它對我們的聽力並不會有影響。

瘻管本身有兩頭,一頭是我們看到的小孔,一頭是封閉的,既然前面已經說到它的位置是侷限在外耳,而且還有一側是封閉的,那麼這些分泌物自然就無法流到中耳或內耳了。即便會流進耳朵,也只是流到耳廓,最遠到外耳道而已。

更何況這分泌物只是油脂和脫落的上皮細胞,對人體並不會有什麼害處。

王俊凱也有“聰明孔”?對孩子來說有傷害嗎? 第3張

但,不要去擠“孔”中的分泌物!

既然瘻管分泌了一定量的油脂就會流出來,那有的家長就會想,我每天幫孩子擠一擠,會不會更好?

但是醫生並不建議這麼做。

首先,瘻管分泌物是正常的新陳代謝產物,這意味着它每天都會產生,而且瘻管有一定的長度,你想徹底擠乾淨那是不太可能的;

其次,瘻管在皮膚下的走行你並不清楚,強行去擠可能會把分泌物往瘻管深處擠,那不就和初衷背道而馳了?而且如果擠進去了,長此以往的刺激,可能會使瘻管發炎,那更是得不償失。

所以,當瘻管口有分泌物的情況下,我們用乾淨的棉籤幫寶寶輕輕擦去就可以了,不需要去擠壓它。

王俊凱也有“聰明孔”?對孩子來說有傷害嗎? 第4張

該治療時,請治療

雖說很多有耳前瘻道的人這輩子除了知道有個孔之外,也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問題。但是耳前瘻道畢竟作爲一種先天性畸形,它還是有一定的風險。

據統計,耳前瘻道有52%的可能性感染,而出現過感染後,有可能會形成膿腫。

如果只是感染,那我們可以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可一旦形成膿腫,單純的抗生素治療就很難控制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將膿腫切開,把膿液排出來。嚴重的還需要放置引流條每天換藥。

這個過程對於孩子而言非常痛苦,對家長而言更是揪心。

所以耳前瘻管一旦出現感染,就需要及時進行抗生素治療,將炎症控制下去後,再進行瘻管切除手術。

有人問,既然會有這麼嚴重,那防患於未然,做預防性切除可以嗎?

這種觀點其實有一定的道理,因爲感染會導致結疤,還可能會導致切除不完全和術後復發。耳前瘻管切除術對醫生來說其實並非大手術,比較安全,耗時也不長。

不過,有些瘻管還可能不是單純的一根管,而是非常複雜的根系,可能會增加手術的難度,甚至有可能因爲切除不完全而復發,這對於手術醫生的技術要求就比較高。

目前絕大多數耳鼻喉科醫生還是認爲,如果孩子沒有出現感染的話,可以暫時不處理,做好瘻管口的日常清潔就可以了。

可以在洗臉的時候用清水輕輕清洗。洗完後,輕輕用乾淨棉籤把周圍的水擦拭乾淨。平時不要太過關注它,避免寶寶產生好奇而用小手去摳揉它,進而引發感染。

總的來說,這耳前瘻管跟聰明、福氣真沒太大關係,也不會從裏頭藏米,藏污納垢倒是在行。

雖說它是一種先天畸形,但是爸爸媽媽也不用過分害怕,平時做好清潔就可以了。

一旦出現感染,及時就醫並手術就好。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