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哪些行爲其實是他們不斷成長的過程?

寶寶哪些行爲其實是他們不斷成長的過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兩天閨蜜忙不迭的給我吐槽,她家剛滿百天的寶寶,總是在每天臨近黃昏的時候,雷打不動的從下午五六點開始到晚上八九點左右毫無緣由地嚎啕大哭,哄都不好哄。

寶寶當時的狀態完全是“不渴、不餓、尿布不溼”,就是哭。最初擔心他是腸絞痛,可是腸絞痛也不應該只是黃昏那個點兒哭啊,帶到醫院去做了全面檢查,各方面都無礙。

家裏的老人就非要主張去找個什麼“大仙兒”看一看,可把閨蜜給鬱悶壞了。

其實閨蜜家寶寶的這種情況,在二三月齡的寶寶中還是蠻常見的,還有個專門的說法叫“黃昏哭”。

【寶寶不可思議的行爲之一:黃昏哭】

對於寶寶來講,“黃昏哭”也叫成長哭,是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的標誌,但是它的成因至今仍無定論。

有一種流傳較廣的說法是,隨着孩子認知的發展,已經逐漸開始區分白天和黑夜。

孩子需要適應這種黑白交替的生活,所以會在黑白交接的時候發出自己的信號。

還有一種說法是,寶寶一天中體溫最高的時候就是傍晚,最容易讓寶寶興奮,難以入眠。

這時候寶寶的神經系統並未發育成熟,把大腦從焦慮不安調整到安靜放鬆的狀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如果寶寶的午睡時間比較短,到了傍晚,他就會變得焦躁不安和難以入睡。

寶寶哪些行爲其實是他們不斷成長的過程?

不管怎樣,只要寶寶開始黃昏哭後,一般很難理會父母的百般哄勸,不哭夠是絕不罷休的。

父母可以嘗試着找到讓孩子舒服的方法,比如把孩子豎着抱起來,摸摸他的小臉蛋、小耳朵,帶孩子到陽臺上讓他透透氣。告訴孩子,夜晚要來臨了,媽媽會一直在身邊。

相信隨着孩子的成長,這個階段很快就會過去,父母要做的只是耐心等待這個過渡期就好。

昨天帶小寶去朋友家玩,順帶一起吃了頓飯。

餐桌上,兩個差不多都是4歲的孩子在一起,相互比着吃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簡直就是你塞一嘴,我塞一嘴,爭先恐後的吃的真香。

朋友在旁邊很是感慨:“過去都是追着孩子喂着吃的,還總是愛吃不愛,今天的狀態真是太棒了。以後你們都在我家吃飯吧!”

我笑:“可以讓孩子自己吃飯了啊!”

朋友搖頭:“啊呀,你是不知道,讓他自己吃飯,簡直是要翻了天。餐桌上、椅子上、地上、衣服上,哪哪都是飯粒,亂糟糟的,我看了都糟心,還不如趕緊喂他吃完就OK。”

可是,天天餵飯的孩子,飲食狀態就一定很好嗎?束縛了寶寶自己動手的能力,就爲了衣服和房間的乾淨整潔嗎?

【寶寶不可思議的行爲之二:吃飯亂糟糟,可能是在動腦子】

據研究證明,寶寶吃飯時看起來亂糟糟,也許他是在動腦子哦!

約克大學的研究者跟蹤了若干16月齡寶寶的行爲,指出:孩子們看起來是在餐桌上玩鬧食物,亂扔食物,而同時他們也是在獲取這些外部物質的信息。

也就是說,玩弄食物的“邋遢”行爲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有益,他們能通過這樣做更好地進行學習。

寶寶最初掌握的固體名詞,都是通過形狀來認知和分類的。但在學習描述非固體的詞彙時,他們則依據物質的相似性來進行分類。

因此寶寶們不能只依靠形狀或大小來辨別食物,而是要進一步探索食材的本質,並與名字對上號——這就需要他們充分接觸和品嚐食物。

所以,那些看似吃飯時用手指戳戳捅捅,摸捏按啃,甚至把食物扔來扔去的孩子,會更容易正確的認識食物、熟悉食物並喜歡上食物,不挑食。

前幾天,一位網友私信我,說她家不足2歲的寶貝,總是喜歡抱着一隻小熊“碎碎念”,哪怕是出去玩,也必須要抱着小熊纔可以。

某一天中午孩子不好好吃飯,還把勺子扔在地上,被媽媽狠狠批評了。吃完飯,孩子就對小熊拉開了架勢,直接譴責小熊也是一個不好好吃飯的典型。

孩子先是原封不動、聲色俱厲地用媽媽批評自己的話批評了小熊,又忽然含淚抱起小熊親了起來,眼裏飽含着委屈。

這位網友看着心中有些酸酸楚楚的,一邊暗自譴責自己是不是批評孩子太過嚴厲,一邊又擔心孩子這種表達是不是有“自閉”的傾向。

其實,這正是孩子的特性啊。有時候他們和娃娃、毛絨玩具說話,只是想表達自己的一種情緒而已。就像網友的孩子,我從寶寶的最後一個動作看出,他很需要媽媽的理解,需要媽媽的擁抱。

【寶寶不可思議的行爲之三:喜歡把各種娃娃或毛絨玩具,當做自己的夥伴】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認知理論行業的專家皮亞傑經過自己的研究發現,孩子會經歷一陣“萬物有靈”的階段。

這個階段往往開始於兩歲左右,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認爲所有的物體都是活的,有生命的,隨着認知能力的發展,他們才慢慢意識到只有其中很小一部分擁有意識,是活的。

孩子與玩具、桌椅、衣服等各種非生物物品說話,是他們進行社會交往的一種方式。有了一些這樣的親密朋友,孩子可以向它們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也是孩子的一種心理加工過程。

從1歲半開始,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詞彙來表達自己。而這時候,他也開始接觸各種各樣美麗的童話故事,他會期待這些想象的事物可以出現在自己的現實生活中。

另外,有時候孩子也會把身邊非生命的東西想象成自己,跟自己進行對話。

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這都是孩子語言、想象力以及社會交往能力發展的一種標誌,同時父母也要去關注孩子與他的依戀物。這表明孩子渴望溫暖與理解。提醒父母應該更加敏感地關注孩子,在他感到不舒適前及時滿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總之,每個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很多幼稚、可愛的想法和做法,而這些往往會讓初爲人父人母的家長感到不可思議。

其實這正是非常珍貴的童心,是他們對世界單純的理解和純真的想象,他們正在用自己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大腦,努力地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

作爲父母要努力的學習和了解寶寶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特點,實現跟寶寶的有效溝通,甚至還能將教化潤物無聲地滲透到寶寶幼小的心靈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