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剛出生的寶寶怎麼護理

剛出生的寶寶怎麼護理

來源:育娃網    閱讀: 7.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剛出生的寶寶怎麼護理?新生兒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剛出生的寶寶有7個異常會把媽媽嚇傻,初來乍到的新生寶寶往往是那麼的弱小,讓新爸媽們既驚喜又焦慮,更多的還是茫然和無從下手。面對這個自己摯愛的小生命,沒有經驗的你們該如何招架呢?

皮膚顏色

醫生說

健康新生寶寶的皮膚嬌嫩,剛出生時爲暗紅色或微紫,一旦建立呼吸、保暖後就呈粉紅色。如果寶寶出現了黃疸,皮膚會變得較黃。

超過一半的足月新生寶寶會在出生的2~3天出現生理性黃疸,寶寶的面部、軀幹以及四肢的皮膚呈現淺黃色,但吃飯、睡覺、精神狀態都不受什麼影響,一般在4~6天達高峯,7~10 天左右逐漸消退,所以,並不需要特殊的處理。

而患有病理性黃疸的寶寶, 出生24小時左右,面部、軀幹、四肢、手心、腳心會明顯發黃,同時伴有發熱、嘔吐、吃奶少、精神差等症狀,且血清膽紅素持續超過正常值。嚴重時,可造成寶寶神經功能的損傷,這時,就要求新爸媽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就診。

剛出生的寶寶怎麼護理

排便

醫生說

胎便是由寶寶吞入羊水中的沉澱物積存形成,是寶寶最早的腸道分泌產物。

新生寶寶一般在出生24 小時之內排出墨綠色、黏稠、無臭的胎便,隨後的2~3天,大便呈棕褐色,隨着母乳餵養的增多,寶寶的大便也逐漸轉爲正常。

如果寶寶的大便呈水樣、蛋花樣、黏液樣、泡沫樣,且大便顏色異常、排便次數增加,或者寶寶在出生後48 小時沒有小便,以及寶寶剛排出的新鮮尿液有鼠尿樣氣味時,新爸媽一定要告訴醫生,以便及時發現問題。

脫皮

醫生說

寶寶出生後會出現皮膚乾燥、脫皮的現象,通常需要幾周時間逐漸緩解,這屬於正常現象。若滿月後仍持續脫皮或合併皮膚溼疹,就要去醫院診治。

囟門

醫生說

囟門是反映寶寶身體健康狀況的一個窗口,具有前囟和後囟。通常情況下,寶寶的囟門較平,如果發現寶寶的囟門明顯凸起或是凹陷,應及時就診。

寶寶在剛出生時,前囟門大約1.5x1.5cm,隨着年齡增長,囟門隨着大腦和顱骨的發育逐漸縮小,直到閉合,一般情況在1歲~1歲半時完全閉合;後囟出生時就很小,位於後腦中線,出生後3個月左右閉合。

呼吸

醫生說

剛出生幾個小時的寶寶呼吸經常不均勻,脈搏也會時快時慢。

寶寶出生後1 小時,每分鐘呼吸60 次左右,2~6小時內每分鐘50 次左右,6 小時後每分鐘40 次左右,在出生2周後每分鐘呼吸大概40 ~ 44 次。

正常情況下,小寶寶的呼吸沒有聲音,在哭過和吃奶之後,有時會出現呼吸淺、快、不勻的情況。

當寶寶看起來呼吸很費力,呼吸不規則,喘息且鼻翼扇動,或者寶寶在吸氣時,胸壁下部出現凹陷,這些都是呼吸異常的表現。

粟粒疹

醫生說

新生寶寶的鼻尖、下巴和前額部位可能會出現細小的白點,稱爲“粟粒疹”,這些小白點是由於皮脂腺分泌物堆積所造成的,一般在數週後自行消失,千萬不要擠壓。

頭型

醫生說

由於大部分的胎寶寶選擇了頭朝下的姿勢降入孕媽媽的骨盆,所以他們的顱骨就需要適應孕媽媽骨盆的形狀,以便順利地通過產道,所以,很多新生寶寶的頭也就成了“尖頭”。對此,新媽媽無須過於擔心,出生後的幾天,寶寶的頭型就會逐漸變回圓形。

有的寶寶出生時,頭頂左右兩側或後方可能會有瘤樣隆起,這是由於產程時間較長,頭部在孕媽媽的產道內受到擠壓,局部出現充血、水腫和瘀血等情況而造成的產瘤。

一般在寶寶出生後數天就會逐漸減小並自行消失,新媽媽不需進行特殊處理。

新生寶寶的餵養包括母乳餵養、人工餵養和混合餵養三種方式,母乳是新生寶寶營養最全面、最安全、最理想的食物,所以,母乳餵養也是最佳的嬰兒餵養選擇。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