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疾病 > 小孩手足口起泡家長高度警惕

小孩手足口起泡家長高度警惕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溫暖潮溼的天氣下,病毒繁殖活躍。進入4月後,廣州的手足口病進入全年的第一個高峯期,今年已經累計報告手足口病4000多例。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院區一天就能接診200例手足口病。感染病科專家指出,手足口病通常不嚴重,大多數兒童能夠在7-10天內康復,不過遇到孩子出現有手足口病的皮疹,並且持續發燒、精神變差、嘔吐、手腳抖動、驚跳、發涼,就應該引起重視,這極有可能是重症的表現,應該及時就醫。

小孩手足口起泡家長高度警惕

A小孩有何症狀?

病毒無處不在,引起兒童患上手足口病的病毒有20多種,其中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最常見。父母會攜帶這些病毒回家,然後與兒童親密接觸,這有可能會讓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另外,兒童去人多的地方,比如幼兒園、超市、商場等地,接觸到這些病毒之後,尤其是接觸到本身是手足口病患兒的口腔分泌物、皰疹液及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飲具等物品,甚至還能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因此,只要稍不注意清潔衛生,就有可能讓孩子感染上手足口病。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徐翼說,如果家長在小孩子的手心、腳心、肛門、口腔等部位發現紅色的小皰疹,不痛不癢的;還有的小孩在口腔部位起皰疹,會影響到孩子的進食;也有的孩子還會在肘、肩、膝等部位出現皮疹。當發現這些症狀時,建議家長馬上帶孩子去醫院確診。

徐翼強調,兒童患過一次手足口病,下次還可能再得。成年人一般很少會得手足口病,他們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的抗體,但是兒童就不同了,其免疫系統不完善,感染病毒的機率較高。目前,已經發現有20多種腸道病毒都可導致手足口病,一個孩子在一段時間內有可能會多次發病。也就是說,患兒感染後只獲得某一型別病毒的免疫力,對其他型別病毒再感染無交叉免疫,即患手足口病後還可能因感染其他型別病毒而再次患手足口病。

B患病後該怎麼辦?

一旦家長髮現孩子患上了手足口病,應該在家至少隔離2周。通常不是太嚴重的,只要患兒在家隔離休息,並且使用一些清熱解毒的藥物,在7-10天內自動痊癒,水皰也不會留下疤。

徐翼說,有小部分患兒會發展爲重症病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好發於5歲,尤其是3歲以下兒童,在發病的頭五天內,出現持續發燒不退(超過38.5℃)、嘔吐、精神差、手腳驚跳、四肢發涼等症狀。這些重症的手足口病可引起腦炎、腦膜腦炎、腦脊髓炎,導致肺水腫等併發症,應該及早就醫,通過及時處理,大部分患兒還是可以康復,神經系統的後遺症的發生機率也會減少。

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患兒居家隔離時,家長要密切關注患兒的病情變化,同時要儘量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患兒的衣物等可以洗乾淨後放在太陽底下暴曬,能殺滅病毒。而且56℃的熱水就可以在半小時內消滅腸道病毒,孩子的玩具、水杯、奶瓶等均可以用沸水來進行消毒。

C家長應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會在孩子之間相互傳染。徐翼說,手足口病主要經糞-口途徑感染,接觸患兒的口腔分泌物、皰疹液、大便以及被污染的玩具、奶瓶、餐飲具等物品,可以感染上手足口病,甚至通過呼吸道飛沫也可傳播。正因爲手足口病傳染性強、傳染方式多種多樣,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因而一到發病的高峯期,在幼兒園的小朋友稍不注意就會中招。

目前,對手足口病沒有有效藥物治療,也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良好的衛生習慣是有效預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在流行季節,家長如果注意以下這些措施,可幫助減少自家孩子患上手足口病的機率——

(1)飯前便後、外出後大人、小孩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家長、保姆接觸兒童前,尤其是給兒童餵食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玩具應定期清洗、消毒,並避免幼兒將其放入口中咬弄;

(4)在手足口病的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羣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家長也可能是攜帶病毒的載體(只不過成人不發病而已),所以,在抱孩子之前應該洗手。

  Tips

  4月份開始進入高峯期

在廣州,一年四季並不分明,多數季節都是溫暖潮溼,這十分有利於病毒生長繁殖。所以,手足口病在廣州也變得十分常見。

徐翼稱,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院區一天就能接診200例手足口病,包括新診斷和複診的患兒。到了七八九月份則進入第二個高峯期,等到11月份又會出現一個小高峯。這樣算起來,在廣州有差不多半年時間都處在手足口病的高發期。但9-10月份時,由於天氣乾燥、紫外線強烈,病毒對紫外線十分敏感,很快能夠被殺滅。因而,天氣好多陽光時,手足口病的發病率會變得相對減少。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