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你真的不必把孩子的人生之路鋪的過於平坦

你真的不必把孩子的人生之路鋪的過於平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懷孕的時候看過一個故事。說有一個小男孩,他的父母閱讀各類專家著作,定期參加育兒系列講座,並用所有社會推崇的養育方法和實踐知識培訓自己,決心養育出一個完全遠離焦慮的孩子。因此,小男孩在適當的月齡以恰當的方式得到了哺乳、斷奶和排便訓練。

父母對他的發展階段進行精確計算後才決定了小妹妹的出生日期,以免小妹妹的到來給他帶來情感創傷。

父母找出各種可能引發小男孩恐懼的來源,並且找到方法逐一驅除。

他們改變了兒歌和童話故事,老鼠的尾巴從來沒有被切斷;食人魔吃的是麥片而不是人肉,女巫和壞人們施展的魔法都不會導致傷害,輕微的處罰或溫和的責備就能讓他們改過自新。

在童話世界裏沒有死亡,小男孩的世界裏也沒有死亡。

當他的鸚鵡死掉之後,在他午睡醒來之前,鸚鵡的屍體已經被處理掉,並換了一隻新的。

遺憾的是,儘管採取了這麼多措施,小男孩還是常常會感到恐懼,而且也會像任何同齡的孩子一樣被噩夢驚醒,噩夢裏還是有恐怖的巨人。

在他自己編造的故事裏一樣充滿暴力,懲罰壞人的方式是,砍掉他們的頭!

儘管爲妹妹的出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他依然不歡迎妹妹的到來,反而違背父母的意願,忙着密謀除掉小妹妹。

故事的結語是:事實上,沒有任何養育方法可以讓孩子完全遠離負面情緒。

當時看完只覺得,以後自己絕不做這樣的父母。

但是生了CC,越發覺得這也許是每個父母內心都忍不住要做事。

讓那些糟糕的難過、沮喪、恐懼的情緒離我的孩子遠一點再遠一點;把孩子的人生之路鋪的平坦一些再平坦一些。

而且就在前幾日,我也差點做了這樣一件事。

你真的不必把孩子的人生之路鋪的過於平坦

那是4月份的最後一個工作日,是CC上幼兒園滿2個月的日子。

CC幼兒園有全勤寶寶制度(雖然這一點我個人很不喜歡),當月全勤的寶寶會在月末得到一個獎狀,接下來的一整個月,照片都會掛在班級光榮榜上。

第一個月CC拿回來人生第一個獎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忍不住跟着激動。

但是第二個月,因爲家中有事,有一天我不得不請假半天在她午睡之後提早接了她。

所以4月最後一天送園的時候,老師非常遺憾的跟我說,CC就差半天這個月就又是全勤寶寶了,真是有點可惜。

我聽出了老師的話外音,一天或大半天,幼兒園沒有明確規定可不可以算出勤,如果我堅持一下,說說情,也許,CC這個月還是可以做全勤寶寶。

想到CC以爲自己明明每天都有按時去幼兒園,領獎臺上卻沒有自己的沮喪,眼睜睜看着自己的照片被拿下光榮榜的失落。

有那麼一個瞬間,我差點脫口而出的一句話是 “老師通融一下吧,只差了3個小時,也不算缺勤。而且,這也不是孩子的過失,因爲家裏的原因才導致她早退。”

但終究,到嘴邊的那句話,還是嚥下了。

從幼兒園出來,我爲之前的想法感到震驚,我自己從來不是在乎全勤之譽的人,但是爲了孩子,差點連這等投機的事都幹出來了。

話要出口的前一瞬,我腦袋中出現了三個問題:

這次保了她全勤,我以後次次都能嗎?

刻意的幫她避開成長路上的挫折,這樣對嗎?

連“不能全勤”這種失落都無法承受,我想要培養的是這樣脆弱的孩子嗎?

分分鐘,答案就明瞭了。

聖母之心,每個父母都有,我們總是在該愛孩子的時候,愛的太少;在該放手的時候,又做得太多。

我們一心想讓孩子開心,在養育的過程中如履薄冰,忍不住把所有負面情緒都隔絕在外。

卻時常忘了,除了快樂,生活還有很多旋律。恐懼,沮喪,憤怒都是我們情緒世界的一部分。

在生命之初,孩子就像一個追求快樂的小動物,早期人格圍繞着她的慾望和身體需求形成。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對孩子“只追求快樂”的目標加以調整,使孩子的基本需求必須服從於道德和社會的約束,孩子必須能做到延遲滿足,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要完全放棄某個願望。

在這個過程中,他們自然會遭遇各種挫敗,各種委屈,他們會哭鬧,會尖叫,會反抗發泄,但是最終,他們會熟悉這些情緒,並且能夠從容駕馭這些情緒。

隔絕負面情緒,就是在剝奪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

只有成功、沒有挫折的童年,只會鑄就心理脆弱的孩子。

你今日幫他擋掉的每一個劫,他日,生活必會加倍奉還。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的快樂都會被幹預,這不僅僅是出於健康、安全、家庭需求等方面的現實考慮,還因爲我們要把孩子培養成爲一個有教養和心理健康的人。

孩子看起來很弱,但其實即便最脆弱的孩子都有抵抗挫折和恐懼的本能。

生命之初,任何意外事件對寶寶來說其實都是一種危險。

突如其來的巨響,突然射過來的強光,都足以把他們“嚇呆了”。

當某一天她意識到母親會在自己視線消失,他還會出現分離焦慮。

但是很快,我們會發現,一再重複的經驗能幫助寶寶克服危險感,與此同時他們也開始發展出應對“危險”的另一種能力——預期“危險”的到來,併爲之做好準備。

就像第一次發現母親消失,寶寶會感到恐懼。

但是幾次之後,他一看到媽媽準備出門,就預感到了媽媽將要離開這件可怕的事,他還是會哭鬧和抗議,但你的離開卻不在令他恐懼,因爲,他早已學會了心理準備。

所有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都是通過實踐得來的。

孩子日後承受壓力和主動處理焦慮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早期的經驗。

在孩子尚未形成應對危險的能力之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需要依靠父母來滿足需要、緩解壓力、預知危險和擺脫煩惱。

對於寶寶而言,父母不僅非常強大,能看透自己隱祕的願望,還能滿足自己最深層次的渴望。

但這種強大,不是幫他踢開人生之路上的每一塊絆腳石,而是在他面對絆腳石時,認同他的情緒和感受,給予他戰勝挫折的勇氣和方法。

讓孩子可以依靠你的強大力量學會緩解壓力和減輕恐懼。

就像開篇提到的故事,如果孩子最終學會了如何克服恐懼,我們就沒必要因爲孩子生活中存在的一切恐懼因素而恐慌。

過於忽視孩子的感覺,和過於重視孩子的感覺,本質上都是一種傷害。

你真的不必把孩子的人生之路鋪的過於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