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受欺負,爲什麼不願意跟父母說?

孩子受欺負,爲什麼不願意跟父母說?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受了欺負,爲什麼不願意跟父母說呢?孩子受欺負不肯說的原因是什麼?孩子受了欺負,不跟家長說,家長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時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和溝通氛圍是否出現了一些問題。

孩子不肯說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下面我們分情況來討論一下:

① 孩子不覺得事情嚴重

我們必須承認,同樣的事實,孩子與成年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

有些孩子,特別是年幼的孩子,還不能從具體事件分析事件的性質,不會做歸納總結,得出某個結論。

因此,具體的事件孩子會忍,能接受,認爲過去了就行,甚至有些孩子被欺負了之後,可能還以爲是老師、小朋友在跟他“玩耍”,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但是,雁過必留痕,當孩子經歷了一些讓他不舒服、感受不好的事情之後,雖然不會明確用語言表達,但是一定會在情緒上有所變化。

不一定是哭鬧、生氣,也有可能是格外地興奮,不停地說話,甚至有些不明原因的疼痛,不舒服。

家長這個時候要敏銳地察覺孩子情緒的變化,及時地安撫孩子的情緒並詢問情況。

同時注意詢問的方法,提問要有技巧,不要直接問“你是不是被欺負了?”,可以跟孩子多聊天,聊聊今天發生的事情。

大部分內容可能是無效信息,但重要的信息總是會順便流露出來。

一句話,跟孩子像朋友一樣交往,孩子信任家長,有話就願意說。

② 孩子怕受到責怪

孩子擔心自己說了之後,不但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反而會被責怪。

如果是這種情況,家長就應當反思,是不是自己平時跟孩子的溝通方式有了問題。

當孩子遇到事情的時候,自己是不是不分青紅皁白就開始責怪孩子?是否還採取了一些責罵和懲罰的方式?

那麼,是時候開始改變一些什麼了。給孩子營造一個是非觀分明,同時又寬容輕鬆的環境,是十分重要的。

③ 孩子不敢說

孩子會覺得父母沒有辦法幫助他解決問題,或者受到了威脅,過於害怕而不敢說。

這種情況之下,家長要先打消孩子的顧慮,讓孩子知道,父母完全能夠掌控知道事實的後果,同時要讓孩子充分地信任自己,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然後再慢慢引導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和過程。

在瞭解事實之後,要採取行動,和老師溝通,或者和對方的家長溝通,一起商量解決辦法。

總之,一定要成爲孩子堅強的後盾。

該不該和孩子講道理?怎麼講?

思想家盧梭說過,世上最沒用的三種教育方法就是:講道理、發脾氣、刻意感動。

我們自己回憶一下,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父母苦口婆心地跟我們講道理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心悅誠服誠懇接受馬上改正?

孩子受欺負,爲什麼不願意跟父母說?

還是會涌上一股厭煩的情緒,更不要說聽清父母講道理的內容?

由此可見,講道理對於教育孩子來說,效果可能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好。

教育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簡簡單單“我說你聽你就懂了”的過程。

孩子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你要想讓孩子明白“道理”,光說是不夠的,大部分時候,需要讓孩子有機會在實踐當中不斷地獲得經驗。

比如說,孩子晚上不肯睡覺,堅持要出去玩,家長越禁止,孩子越哭鬧,這時候如果一味地跟孩子講道理,說晚上出門太冷了,烏漆嘛黑的沒有什麼好玩的,是沒有用的。

最好的做法是,讓孩子穿暖和了,帶他下樓去,願意待多長時間就待多長時間。

孩子自己會發現晚上出門之後沒有什麼可玩耍的地方和朋友,而且外面又黑又冷,用不了幾次他就不會再提出這個要求了。

從講道理到接受道理並且改善自己的做法,會有一段很長的舉例,這一段過程連成年人都不可能迅速地完成,更不要說幼小的孩子了。

我們所說的孩子“不聽話”,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爲孩子並不能理解家長所講述的大道理。

這個時候,與其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大道理,不如考慮換一種說法,從孩子的情緒上入手,用提問、提供選項的方式,調動孩子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己去思考,做出選擇。

比如,面對不午睡的寶寶——

“寶寶中午不睡覺,吵鬧的話,別的小朋友會怎麼樣?”

“如果別的小朋友被吵醒了,你覺得他們會開心嗎?”

“以後在幼兒園,寶寶可以有兩種選擇,要不自己一個人孤單的玩耍,要不也睡一覺,下午更有精神和小朋友一起玩,你覺得哪種方式更好?”

這樣既鍛鍊了孩子的主動思考能力,也會讓孩子覺得受到尊重和信任,他會很愉快的做出抉擇並且學着爲自己的選擇負責任的。

一個人能否接受別人的“大道理”,首先取決於情緒,其次是對方的行爲,最後纔是對方的語言。相信聰明的家長們看到這裏,一定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面對小朋友之間的小磕小碰大人應該怎麼做?正確做法是什麼?

姜波 孩子從兩三歲開始,就有了與社會交往的需要,這是一個邁向社會化的開端。家長對此要給予充分的關注,也要爲孩子提供交往相處的條件和環境。

孩子之間的小磕小碰在所難免,外傷可以很快癒合,但如果對於孩子們之間的“內傷”問題,處理不對則可能危害很大。

總的原則是,讓孩子自己試着去處理,家長從正面引導,讓孩子自己慢慢適應,大人不必保護過度。

首先,作爲家長,不要對於磕磕碰碰解讀過度,大多數孩子被別的小朋友磕着碰着了,只要不是很嚴重的傷,往往哭上一會兒,就繼續開心地玩耍了。

可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反應過度、情緒激動或者大聲斥責他人,會讓孩子覺得這是件特別可怕的事情,也會以爲是自己做錯了什麼事情。

爲了防止這種"可怕"的事情發生,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膽小,越來越孤僻,不敢冒險,不敢和小夥伴玩遊戲,這對孩子性格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影響,是有着消極作用的。

其次,如果是別的小朋友碰着了自家孩子,這個時候,是孩子學着去處理人際關係的第一步,家長最好不要直接干預孩子怎麼和朋友相處。

可以先安慰孩子的情緒:

“寶寶現在很疼吧?我知道你現在很難受,不過媽媽可以幫你把傷口處理好,明天就不會疼了!”

等孩子因爲傷痛帶來的情緒平復一些之後,再引導孩子繼續思考:“XX剛剛是不小心碰傷了你,你覺得他現在是不是也會覺得難過呢?他已經跟你道歉了,你願意原諒他嗎?”

不要逼孩子原諒,只是把選擇權交給他,讓他慢慢考慮,慢慢消化這件事情。

除此之外,也要交給孩子一些保護自己的方法,比如哪些危險動作、遊戲需要避免,發生了危險應該怎樣處理(不亂動傷口,去找成年人求助等等)。

實際上,每一次磕碰,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處理得當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