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生兒 > 早產兒護理 > 早產兒護理體會

早產兒護理體會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早產兒是指胎齡<37周的活產嬰兒,我國早產兒在活產兒中的發生率爲5%~10%,美國爲7.1%~17.9%,國內報道早產兒死亡率爲12.7%~20.8%[1],Kdrda認爲75%的圍產兒死亡與早產有關,且早產兒死亡率是足月兒的20倍[2]。因此,降低其死亡率提高存活率,加強護理責任心,對早產兒實施細護理,使早產兒平穩、安全地渡過體溫關、呼吸關、餵養關、感染關等,現將早產兒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早產兒護理體會

1 臨牀資料

  我院新生兒室2005年2~8月共收住早產兒106例,胎齡28+2~36+5周,平均33+2周,男62例,女44例,體重703~2460g,平均1834g,住院時間2~78天(包括放棄治療),平均34.6天,合併NRDS 5例,NEC 2例,BPD 1例,死亡13例,放棄治療9例,自動出院21例,單胎86例,雙胎20例。

  2  保持中性溫度

  由於早產兒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皮下脂肪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棕色脂肪少,缺少寒冷反應等,其體溫易隨環境溫度變化而變化;特別是剛娩出的早產兒,由溫暖潮溼的子宮環境來到外界相對乾燥、寒冷的環境中,體溫變化大,且低體溫易發生酸中毒、低血糖、硬腫症、肺動脈高壓等嚴重併發症,而預防體溫丟失比治療低體溫導致的不良後果容易得多,因此早產兒一出生,就應擦乾全身,置於預熱好的輻射臺上,減少蒸發散熱,新生兒室護士應預熱好暖箱和包被,對出生體重<1500g者,有條件的可採用膚溫控制,無條件者可用箱溫控制或袋鼠式保暖,適中箱溫(肛溫36.5℃~37.5℃)依據胎齡、出生天數、體重調節,對於體溫不升者應每1/2~1h複測1次體溫,低於或高於正常應每次調高或降低箱溫0.5℃~1.0℃,複測至正常後,每4h測1次。任何操作儘可能在箱內集中進行,儘可能避免打開箱大門,防止對流致熱量丟失。當體重>2000g體溫正常時可出暖箱。

  3  維持正常呼吸

  早產兒由於呼吸中樞發育不成熟,特別是妊娠<32周的早產兒,肺表面活性物質缺乏,又因咳嗽和吞嚥反射較弱,易發生呼吸暫停和吸入性肺炎,對於呼吸暫停的早產兒,可輕彈足底,如不能緩解,可在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後予呼吸氣囊正壓給氧,對於吞嚥能力差者,可予鼻飼滴注或持續微量餵養,對於有呼氣呻吟、吸凹的早產兒有條件者可遵醫囑給予頭罩吸O2(流量5~8L/min)或CPAP支持呼吸,適當給氧維持SpO2 85%~95%,防止發生ROP。另外協助患兒取俯臥位,有益於緩解呼吸暫停。

  4  合理餵養

  促使早產兒達到宮內生長速度,防止發生胃腸道併發症如NEC,合理餵養是十分重要的,對於吸吮力好的早產兒生後4~6h開始早餵養,對於無吸吮或LBW,可採用微泵持續餵養,每4h換注射器或胃管滴注的方式促進早產兒腸道功能的建立,每次餵奶前應回抽鼻飼管看有無瀦留及殘留物的性狀、顏色、腸鳴音情況,如瀦留>1/2予暫停奶或繼續餵養,對於特殊的早產兒如腹脹等應用完全靜脈營養。

  5  預防感染

  早產兒皮膚薄嫩,任何小的皮膚破損都可能成爲細菌入侵的門戶,再加上早產兒機體免疫力低,因此做好口腔、臍部、臀部及皮膚護理尤爲重要,保證一人一物一消毒,暖箱1周更換1次進行徹底終末消毒,嚴格限制參加人員的數量,做好物品、器械、空氣、地面和手的消毒,預防爲主,接觸早產兒前後均應捲袖過肘用洗手液洗手,任何操作都應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對於患有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先天性傳染病等應分別放置於隔離間,專人護理,用物分別放置,及時做好用物消毒管理工作。

 6  發育支持

  早產兒由於各器官發育不成熟,應對外界環境變化能力低下,爲了緩解早產兒所受到的壓力,提高其存活質量,護理人員應從模仿子宮環境的以下幾個方面着手:維持適中溫度和溼度,減少噪音的刺激,白天維持在45dB,夜間35dB,避免穿響底鞋、在暖箱邊大聲說話及突然打開箱門或敲擊暖箱;減少強光的刺激,可在暖箱上蓋一避光毯,使早產兒有晝夜變化信息;減少疼痛的刺激;維持舒適體位,早產兒由於肌張力低,無力維持自主體位,護理人員可2h更換1次體位(左、右側臥位、俯臥位);促進親子關係的建立,鼓勵嬰兒父母參與護理、指導他們進行袋鼠式護理,增強自己照顧寶寶的信心;其他包括非營養性吸吮、撫觸等。

  7  病情觀察

  工作應有高度的責任心,耐心細緻地護理早產兒的同時應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如發現體溫不正常,呼吸不規則或呻吟,面部或全身皮膚青紫或蒼白、煩躁不安或反應低下,驚厥,早期或重度黃疸,食慾差、嘔吐、腹瀉、腹脹,生後3天仍有黑便、硬腫症、出血症狀,24h仍無大小便應及時與醫生聯繫並協助查找原因,迅速處理。
胎齡越小,體重越輕的早產兒,其生命就愈加的脆弱,需要醫護人員耐心、細心地觀察病情,及早發現問題,預防爲主,使早產兒平穩、安全地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