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問孩子要東西,就是教他“分享”?開什麼玩笑!

問孩子要東西,就是教他“分享”?開什麼玩笑!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記得咱們小時候嗎?經常喜歡拿着好吃的坐在自家院子門口吃。有人走過,看見孩子可愛,就會過來逗一句:“吃什麼呢?給我吃一口唄!”要是給了,就誇一句“真大方,好乖”;要是緊抓着不給,就半開玩笑地說:“小孩子護食可不行,太小氣了!”

這個習慣被許多家長沿用至今。一兩歲的孩子,拿着好吃的津津有味的在吃,冷不丁被要求:“給媽媽(還可能是爸爸、奶奶等其他親屬朋友)吃一口。”

孩子本來認認真真、興致勃勃地吃東西,往往被突如其來的請求嚇了一跳,擡頭看看“要東西”的人期待的眼神,怯怯地做出一個“給”的動作,當即就會被誇“真乖,真大方”,但其實很少有人會真的吃孩子的東西。

但也有很多時候,孩子出乎意料地搖搖頭,表示不給,或者“哇”一聲出來。這個時候,家長一定會加以誘導:“好東西要大家一起分享,吃完了再給寶寶買新的,要是不願意分享,那以後再也不給買了。”反覆多次,非要孩子心不甘情不願地“分享”不可。

這樣的經歷,大概每個孩子小時候都經歷過。可是,問孩子討要他的手中之物,就可以從小教會他“分享”的美德嗎?

根本行不通好嘛!

問孩子要東西,就是教他“分享”?開什麼玩笑!

“分享”的本質是什麼?

心理學家認爲,分享與合作、助人等行爲一樣,同屬於利他主義的親社會行爲。利他行爲,通俗地講,就是孩子能夠從他人角度考慮,並付諸行動,使他人獲利的行爲。分享,應該是自願自發地,希望與別人一起享有某些利益,並且從中得到快樂的行爲。

孩子在兩歲之前,思維意識是以自我爲中心的,把自己的需要當做出發點,這時的“自私”是無可厚非的天性。所以,這時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將把東西“讓出去”和感受“分享”的樂趣聯繫到一起。

孩子會不會把手裏的東西給你,並不意味着你是否“有面子”或者孩子懂不懂“分享”,而是取決於在孩子眼裏這樣東西的重要程度

那麼另一種“喜聞樂見”的情況是,孩子把東西拿給你了。這就表明他比別的孩子更早懂得“分享”嗎?當然也不是!

孩子在一歲之前就能夠有辨別大人的情緒,並以此爲參照決定自己行爲的能力。此時寶寶“聰明”地察覺出成年人的“期望”,而且會記住,即使自己把東西“讓”出去,也會“還”回自己手中。

於是,孩子可能錯誤地把這個步驟,當做一個特定的“遊戲”過程。如果某一次,沒有按照這一“程序”進行,東西真的被拿走了,那麼孩子依然會大哭大鬧。

到了兩歲以後,孩子的“自主權”意識開始出現萌芽,此時若硬生生把東西從他手中要去,他會感到自己的“主權被侵犯”,產生強烈的挫敗感。

當孩子被你“教育”得只要有人要求“分享”,就“放棄主權”,這樣從長遠講,不利於孩子健康性格的形成。他要麼變得性格怯弱、唯唯諾諾、不懂拒絕;要麼也會用強求的辦法對待同伴,容易產生侵犯行爲。

用“問孩子要東西”的方式,教會孩子“分享”,根本是不可能的,只會爲孩子成長埋下隱患。

問孩子要東西,就是教他“分享”?開什麼玩笑! 第2張

教育學家一度認爲,如果家長在孩子還處於襁褓之中的時候,就開始鼓勵他分享、合作或者助人,是操之過急。可後來的研究表明,這些專家錯了。

研究者發現,很多孩子在12個月到18個月,就能夠把玩具拿給同伴玩,並且是在玩具數量不充足的情況下;24個月的孩子,已經能夠對傷心的小夥伴,表現出同情的情感,並且想辦法,比如分享自己的東西,讓他覺得好一點。所以,從幾個月開始,就有意識培養孩子的“利他”意識,是正確的選擇。

那麼,教導孩子學會“分享”的正確方式究竟是什麼呢?

① 利用嬰兒特有的“秩序意識”,把分享變成生活的常態內容。

從嬰兒時期,孩子就對事情進行的“先”“後”,物品擺放的位置等等有明確的“秩序意識”,對破壞“秩序”的行爲非常敏感。那就好好“利用”這一點吧!

全家一起分水果零食的時候,不要把最好的先拿給孩子,而是讓他來主持“分”的工作,每個人分一個,先給奶奶爺爺,再給爸爸媽媽、姑姑伯伯,最後給自己。這樣能幫助孩子形成“分享”的意識,把這樣做看成是理所應當的,避免在吃東西時霸道地獨佔。

② 在孩子與同伴發生爭執的時候,多使用“情感解釋”的方式。

那些更具有同情心的幼兒,他們的母親極少使用斥責或者懲罰等強制手段教育孩子,更多的時候會使用“情感解釋”的教養策略。

比如,孩子和夥伴發生爭執時,如果我們這樣說:“你看,你把他弄哭了,你推了他,他摔的很疼。”這樣使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爲與同伴悲傷之間的關係,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能“思己及人”的孩子,何患不懂分享?

③ 樹立榜樣,強化行爲示範。

學習起源於模仿。如果孩子可以模仿的對象,是身邊足以信賴的人,能夠爲其經常演示示範行爲,並提供充分的供助人的理由,那麼孩子的利他行爲,會從爲得到獎勵和表揚而爲之,發展成自發自願而爲之。

所以,父母經常有助人友愛的行爲,無疑是孩子最好的榜樣。父母的以身作則,是早期教育最好的示範。

④ 當孩子做出“分享”“合作”“助人”等利他性質的行爲時,適時給予肯定鼓勵。

鼓勵一定不能是物質獎勵,否則等孩子長大,錢有可能會成爲孩子的衡量標準,那麼用什麼最有效果呢?微笑、擁抱、口頭讚揚,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認可的愛,這些都是有力的正面強化。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