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話多又黏人是有什麼原因

孩子話多又黏人是有什麼原因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話多又黏人是有什麼原因嗎?爲什麼有的孩子會話多又黏人?面對話多又黏人的孩子,家長該如何處理?

昨天,一位朋友很鬱悶地跟我吐槽:

我家兒子就是個話癆怎麼辦?其實我一開始發現這個苗頭還挺高興。

不是說話多的孩子聰明嗎!所以,我都很耐心地回答他問題。可後來我發現,他同樣的問題隔兩天會反覆問。

我就覺得,他好像爲了說話而說話,根本不在意我辛辛苦苦給他的那些解釋。

所以今天我真的沒忍住,怒火蹭蹭蹭就上來了,忍不住就訓了兒子一頓,當時就把他嚇懵了。看他那委屈的樣子,我又心疼。

哎,你說我到底做錯沒做錯?

聽完這段吐槽,我突然忍不住同情他。

如果你家也有個話癆,估計會有類似體驗。

對呀,育兒專家都說了,千萬要耐心地迴應你家的“十萬個爲什麼”呀,絕對不要對話多的小孩不耐煩啊。於是,有多少家長其實是在假裝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呢?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

孩子的好奇心當然需要呵護,但有時候你會發現,你的小孩同樣的問題會反覆問。你似乎已經花了很大功夫去迴應他,他依然無法領悟。

這個時候,你的小孩可能不是爲了詢問信息,期待答疑解惑,而是僅僅爲了引起你的注意罷了。

如何判斷話癆的小孩到底真的是在問問題,還是求關注?很簡單。

求關注的孩子,他的提問方式明顯會更隨意。他對於你的回答其實心不在焉。有時候,甚至不等你的回答就又問新的問題。

後一種情況我遇到過。

我認識一個8歲的小女孩,是個留守兒童,有陣子她住我家裏。我心疼她,所以經常會花時間陪她。

然後我就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個姑娘在我身邊特別愛說話。

孩子話多又黏人是有什麼原因

她會有很多很多的問題似乎準備好了擱那裏等着我。我這個問題還沒回答完,那個問題又來了。

後來我就奇怪。我想,你真的有這麼多不明白的嗎?於是,我停下了回答她的問題,轉而改向她提問。

我吃驚地發現,那些問題她都對答如流。她根本不像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

所以,她真的是爲了滿足好奇心嗎?並不,她只是很喜歡跟我說話的過程中,那種被關注、被迴應的聯結感,因爲這種聯結感,她太缺少了。

這種情況,就需要大人額外花費很多耐心去陪伴,去彌補。

但不是所有小孩因爲缺少關注,才求關注。他們只是習慣了被大人關注,很享受有大人圍着他團團轉的、被矚目的那種感覺。

我觀察過一個3歲的小孩和她媽媽讀睡前故事的過程。小傢伙很享受地躺在媽媽懷裏。媽媽抱着她給她讀書,一副慈母溫柔的情形。

每讀一頁呢,小傢伙都打斷媽媽問:

這些人在幹什麼?

這隻小雞爲什麼在這裏?

……

那本書我也陪小姑娘讀過。不同的是,提問的人是我。我問,這些人在幹什麼?這隻小雞爲什麼在這裏?她都回答得非常正確。

所以,這個小女孩並不是在問問題,她是在跟媽媽玩一個“迴應我、關注我”的遊戲。媽媽沒意識到孩子的這個小把戲。她每次都耐心回答,無條件地順從孩子。

但是後面就不對勁了。因爲眼看着一本書這樣讀下去就沒完沒了了,時間晚了該睡了,孩子依然在各種提問。

媽媽的情緒變得焦躁起來,直到她的耐心被消磨殆盡,開始惱怒,衝孩子吼,把孩子搞哭。

爲了避免這種糟糕的結局,一開始父母就不必要去陪孩子玩那個“求關注”的遊戲,更不必假裝耐心地迴應那個話多的小孩。

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

第一,首先通過孩子提問的狀態,去判斷孩子到底是在提問題,還是在跟你玩遊戲、求關注。

如前所述,後者的特徵就是,提問很機械,漫無目的。孩子甚至對你的回答並不感興趣,而只是要你的迴應本身。

第二,如果你已經判斷出來,你的孩子情況屬於後者,怎麼辦呢?

你完全可以反其道而行之,改爲向孩子提問,這樣一來,你就輕鬆多了不是嗎?

那如果是在你有事要忙、沒時間陪孩子的時候,或者該吃飯了該睡覺了孩子依然糾纏不休的時候。這樣的時候,不需指責或發火,你可以簡單點兒,直接告訴孩子:

寶貝,你需要我的關注,我很樂意給予。不過現在我剛好沒有時間,我們換個時間再好好聊聊吧。

最不建議的模式是:你明明已經很煩了,卻又耐住性子去跟孩子解答。

或者忍着情緒冷淡地拒絕道,我不知道。

再或者乾脆情緒失控,對孩子吼叫以表達你的不耐煩。

所有這些迴應都只能刺激孩子用更多問題去進一步打擾你。

第三,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並非“求關注”,如果你不忍心拒絕孩子那熱切的眼神,那麼,即便是爲了呵護孩子的好奇心,日常溝通中,你也不必總在耐心地解答孩子的問題。

事實上,你給孩子答案的方式,並不能真的呵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我認識很多父母喜歡滔滔不絕對跟孩子講道理,他們內心的想法是:一定要把自己覺得好的、正確的東西灌輸給孩子。

但事實上呢?當我們不斷地去想孩子提供一個正確答案的時候,孩子就不能獨立思考了。

所以,這裏我要特別提醒那些知識豐富的高學歷父母,不要隨時準備着告訴孩子一個更高明的答案。

知識豐富的父母很容易以身爲過來人、進入“我告訴你一個道理”的模式。偶爾這樣做並非不可以。但你若是想要拓展孩子的思考能力,適當地裝傻不回答也很重要。

比如,我家孩子是小話癆,他就經常會問出各種各樣的問題。一開始我會花盡心思去回答他的問題,希望去滿足他的好奇心。可是後來我發現,他會習慣性地從我這裏得到答案。

很快我就開始改變策略。我面對他的問題,我時不時地開始回答:我不知道呀,我們一起去查查吧。

我專門給他買了很厚的字典和詞典。等他熟練運用這些工具書了以後,我就更樂得當那個“一問三不知”的甩手掌櫃了。

每次他找到了答案,會邀請我一起看。整個過程,他樂此不疲,並且從中得到了充分的成就感。

有時候,孩子無法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努力,得到一個大人眼中的標準答案。那個時候,父母最好也要剋制住去糾正孩子的衝動。因爲比起正確答案,孩子的思考過程,以及由思考建立起的自信心,才更加重要。

至於所謂的“正確答案”?孩子長大了,總會有自己的判斷和結論。

記得教育學上有這麼一個段子:

要是孩子們能說,到頭來那個老師什麼都沒教,我們都是靠自己找出答案的,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

教育的終極目標,不是“填鴨”給孩子很多大人的知識和經驗,而是讓孩子找出答案。大人能做的,不過是在孩子身後去適時地推他們一把。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