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疾病 > 出生疾病 > 什麼是母乳性黃疸

什麼是母乳性黃疸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得了母乳性黃疸怎麼辦?新生兒母乳性性黃疸的病徵有哪些?母乳性黃疸的病因是什麼?母乳性黃疸應該如何預防?

什麼是母乳性黃疸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概述

寶寶得了母乳性黃疸怎麼辦?

新生兒母乳性性黃疸的病徵

母乳性黃疸的病因

母乳性黃疸應該如何預防?

寶寶得了母乳性黃疸怎麼辦?新生兒母乳性性黃疸的病徵有哪些?母乳性黃疸的病因是什麼?母乳性黃疸應該如何預防?

母乳性黃疸一般可分爲早髮型及遲髮型兩種類型。早髮型與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的出現時間及達到高峯值的時間相似,即在出生後的2-3天出現,並於第4-6天最明顯,然後在兩週內消退。然而,從臨牀實踐來看,母乳性黃疸的最高值要超過生理性黃疸。遲髮型者出現的時間較晚,常緊接生理性黃疸之後發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黃疸減輕後加重,也就是說母乳性黃疸常在寶寶出生後7-14天出現。

黃疸一般在出生後4-5天出現,逐漸加重,升高的膽紅素可持續10天左右,然後黃疸漸漸減輕,3~12周恢復正常水平。此間,哺乳、呼吸、發育等均正常,大便色可黃也可淡白。血清膽紅素大於205.2微摩爾/升,有的可以高達513微摩爾/升。

一、新生兒母乳性黃疸概述

母乳餵養的嬰兒在生後4~7天出現黃疸,母乳性黃疸2~4周達高峯(血清膽紅素可超過256.6~342.0μmol/L),一般狀況良好無溶血或貧血表現黃疸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餵母乳3~4天,黃疸明顯減輕,膽紅素下降≥50%若再用母乳餵養,黃疸不一定再出現,即使出現亦不會達原有程度

隨着母乳餵養率的提高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達20%~30%。也已成爲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本病預後良好嚴重者才需治療但爲了順利推廣母乳餵養也應引起重視。

二、寶寶得了母乳性黃疸怎麼辦?

暫停母乳餵養3天改爲人工餵養,奶量以150ml/kg.d計算。暫停母乳期間,應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 分分泌,提供黃疸消退後繼續母乳餵養。同時給予支持療法: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感染;鼓勵乳母多次少量餵奶,增加患兒大便次數。嚴重者給以保肝、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母乳性黃疸預後良好,停餵母乳後黃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導致膽紅素腦病的報道。爲了減少本病的發生,應鼓勵乳母早開奶,多次少量餵奶,增加大便次數,減少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可降低黃疸發生率。另外,要給予患兒以保暖、增加熱量、預防感染等支持療法,防止加重黃疸。

三、新生兒母乳性性黃疸的病徵

母乳性黃疸症狀一:小兒的營養髮育良好,體重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顏色正常。

母乳性黃疸症狀二:肝、脾不大。

母乳性黃疸症狀三:小兒的肝功能正常,無貧血。

母乳性黃疸症狀四:黃疸一般在出生後4-5天出現,逐漸加重,升高的膽紅素可持續10天左右,然後黃疸漸漸減輕,3~12周恢復正常水平。

四、母乳性黃疸的病因

母乳性黃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來多認爲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母乳性黃疸腸肝循環增加有關。一般認爲,新生兒小腸內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經過檢測確認),活性高。這種主要來源於母乳的酶,可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未結合膽紅素,此過程在新生兒小腸內進行,加上小兒腸蠕動相對慢,使大量應排泄的膽紅素被這種酶解離成未結合膽紅素,吸收增加,即出現母乳性黃疸。 由於母乳本身造成,推測主要原因有:

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 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性。

2.母乳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 母乳性黃疸患兒母親母乳中不飽和遊離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對肝臟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產生抑制。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 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於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結合的膽紅素再分解,小腸重吸收增加,至腸-肝循環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五、母乳性黃疸應該如何預防?

孕母期間注意飲食衛生,忌酒和辛熱之品,不可濫用藥物。如孕母母乳餵養有黃疸病史可口服黃疸茵陣沖劑。自確診的服至分娩,服藥時間以兩個月以上爲宜。嬰兒出生後,宜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以便及時診斷和治療。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退而復現等情況,以便及時破損感染。

有研究認爲增加新生兒早早期乳汁攝入量,可使新生兒體內熱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能促進腸蠕動,使胎糞儘早排淨。減少膽紅素腸肝循環,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從而降低了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患病率。並可使新生兒及時獲得營養豐富的初乳。對健康新生兒的母乳黃疸要嚴密監測和加強隨訪尤對生後2~3d即出院回家的母乳黃疸新生兒需建立必要的隨訪以便早干預防止腦損害。

傳染病
呼吸系統
出生疾病
消化系統
皮膚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