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疾病 > 出生疾病 > 寶寶秋季感冒和秋季腹瀉該怎麼護理

寶寶秋季感冒和秋季腹瀉該怎麼護理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高氣爽,在天氣轉涼的同時,有些寶寶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這可急壞了不少寶爸寶媽。那麼寶寶秋季感冒和秋季腹瀉該怎麼護理?一起來看看吧。

秋高氣爽,在天氣轉涼的同時,有些寶寶的身體也出現了一些小問題。這可急壞了不少寶爸寶媽。那麼寶寶秋季感冒和秋季腹瀉該怎麼護理?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秋季感冒和秋季腹瀉該怎麼護理

秋季常見疾病—

“感冒”

症狀

秋天氣候變化異常,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較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嬰幼兒抵抗力本就弱,極易患上感冒。

感冒主要是由各種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

患有感冒的寶寶通常會出現下述症狀和體徵:

鼻塞、流鼻涕(剛開始是清鼻涕,接下來常常變得更爲黏稠,並帶有顏色)、乾咳、喉部不適、食慾下降、煩躁不安、全身不適、乏力、輕微發燒(尤其是晚上最容易出現發燒的症狀)。

但是情況較爲嚴重時,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起病1~2天內可因發熱引起驚厥,熱程在2~3天至1周左右。

以上症狀通常7天內自然痊癒。

PS:對於發熱嚴重的寶寶,家長一定要及時就醫處理。

預防工作:

1、 保證寶寶充分的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帶着寶寶多運動,加強體格鍛鍊,以增強抵抗力;

3、避免被動吸菸,家裏有吸菸的大人,儘量不吸或者在室外遠離孩子的地方吸菸;

4、避免去人多擁擠、通風不暢的公共場所;

護理小建議

如果寶寶只有3個月或者更小,出現感冒的症狀就要及時的去醫院就醫,切不可自行用藥;

因爲小嬰兒的症狀具有誤導性,感冒很可能快速的發展成爲嚴重的疾病,例如毛支氣管炎、假膜性喉炎或者肺炎。

大一點的孩子且症狀較輕的,一般不需要看醫生,除非病情變得更加嚴重,家長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以下護理:

(1) 高熱可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採用物理降溫,如冷敷或溫水浴;

對乙酰氨基酚的使用方法:

口服給藥,每次10毫克/公斤體重~15毫克/公斤體重,每日4~6小時一次,用於退熱不宜超過3天,每日最多使用不超過4次。

最大劑量:每次20毫克/公斤體重(總量<600毫克)。

PS:兒童應選用易控制劑量的滴劑、混懸滴劑或口服溶液,不宜選用片劑。媽媽們要注意:毫克不是毫升哦,使用時需要根據說明書,將毫克換算成相應的毫升數值哦。

布洛芬的使用方法:

口服給藥,5毫克/公斤體重~10毫克/公斤體重,每6~8小時一次。原則上本藥應根據寶寶的體重給予計算合適的劑量,說明書上雖然會標註不同年齡範圍內的使用劑量,但是建議以體重計算爲準。

用藥的注意事項:

飯後口服,多飲水。液體劑型用前搖勻。

使用專業的量器精確量取液體量。

碳水化合物可影響這兩種藥達峯時間。

常見不良反應與注意事項:少見、偶見過敏反應,如皮疹;嚴重的會導致皮膚黃染,肝臟損害。

將藥物遠離兒童,以免引起誤服而中毒。

一般建議38.5℃以上可以給予藥物降溫。退熱劑不能預防熱性驚厥,對於有熱性驚厥史的孩子,可以放寬到38℃(因爲退熱劑的起效有一定的時間,在此期間體溫可能繼續上升)。

不同劑型的同一種退熱劑濃度不同,使用的量會不同(如嬰兒用的滴劑濃度比混懸液的高);同一劑型的不同退熱藥由於濃度和劑量不同,使用的量也不同(同樣都是滴劑,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使用在同一個孩子身上劑量是不同的)。

退熱劑劑量不宜過大,防止由於出汗過多導致虛脫。給予退熱劑後,要鼓勵孩子多飲水。

(2)鼻塞者可酌情給予減充血劑,咽痛可給予咽喉含片。

備註:如果1周內寶寶情況沒有好轉,家長要及時就醫諮詢醫生哦。

秋季常見疾病—

“腹瀉”(輪狀病毒感染)

症狀

每年到了秋季,很多寶寶都會出現腹瀉的情況,其中引起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是造成我國5歲以下幼兒胃腸炎的首要病因,患兒通常臨牀表現爲嘔吐、腹瀉,大便呈蛋花湯樣或者清水樣,嚴重的甚至出現脫水。

如果家長無法判斷寶寶是否爲輪狀病毒感染,可帶上寶寶的大便,去醫院化驗。

預防工作:

1、少帶寶寶到公衆場合,避免接觸患腹瀉的孩子;

2、定期給寶寶的餐具、玩具消毒;

3、媽媽在給寶寶餵奶前,一定要洗乾淨手;

4、腹瀉期間 不建議給寶寶添加新的輔食;

護理小建議

1、因爲目前沒有針對輪狀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所以在腹瀉期間要注意防止脫水。輕中度脫水時,家長可以給孩子口服補液鹽。

如果寶寶情況惡化或者出現重度脫水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以免耽誤病情。

2、腹瀉期間不要禁食,繼續之前的飲食,規避新的、生冷的、高糖高鹽高脂肪的食物,也不要強迫進食。

傳染病
呼吸系統
出生疾病
消化系統
皮膚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