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疾病 > 出生疾病 > 護理髮燒寶寶的宜與忌

護理髮燒寶寶的宜與忌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孩子發燒最難辦的就是他自己不會口述症狀,父母常常非常擔心但又不知如何處理。其實在這種時刻一定要保持

護理髮燒寶寶的宜與忌


      小孩子發燒最難辦的就是他自己不會口述症狀,父母常常非常擔心但又不知如何處理。其實在這種時刻一定要保持冷靜、按部就班。先要盤對孩子是否是真的發燒。其實,就正常小孩而言,即使在安靜狀態下,體溫也只是保持相對恆定。以口腔所測的溫度爲例,絕大多數人的體溫在36。5-37。5度之間波動。雖然人的體溫呈明顯晝夜波動的規律,但每天體溫的差別一般不超過1攝氏度。由於小孩新陳代謝旺盛,一天之中變化很大,因此獨特的生理性體溫波動常表現爲清晨較低,白天略微上升,晚上比較高的特點。 

  測量體溫的最好時機在每天早晨起牀前和晚上睡覺前。在喝開水、進食半小時之內,以及劇烈運動後不要量體溫,因爲這時候的體溫肯定要偏高。掌握了孩子的體溫規律,就可進一步對發燒做正確的判斷。確定發燒後,應立即給孩子退燒。方法如下: 

        1 退燒首選冰敷、酒精擦浴 

  專家認爲,“發熱”是身體的一種防禦性反應,既有利於殲滅入侵的病菌,又有利於孩子的正常生長發育,是人體正常反應,但孩子發高燒時(38。5攝氏度以上)則有退熱的必要。 

  孩子退熱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退熱。所有的退燒藥,包括撲熱息痛、複方阿司匹林等都含有咖啡因、非那西汀成分,有較大的副作用,嬰幼兒的神經抑制機制尚未健全,濫用退燒藥往往會引起孩子體液大量流失,嚴重時導致血壓下降、休克。 

  退熱的最好方法是物理降溫,如冷敷、酒精(35%左右)擦浴等。如物理方法不能使體溫下降,才考慮配合使用退熱藥,且要用適合孩子用的退燒藥,新生兒更不應用退熱藥。 

  提醒:父母萬萬不能給孩子使用複方阿司匹林(APC),因爲複方阿司匹林有興奮作用,高熱時使用易誘發驚厥,還會因大量出汗引起虛脫。 

  2   3歲以下孩子退燒不要服撲熱息痛 

  1、給孩子服用感冒藥劑量不要太大,每天3至4次爲宜;服用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 

  2、服藥期間多飲開水,以利藥物的吸收和排泄,減少藥物對孩子身體的損害,如水分大量流失引起虛脫。 

  3、3歲以下孩子,肝、腎還未發育成熟,不要口服或注射撲熱息痛。 

  4、患兒或其家庭成員有解熱藥過敏的,不要用退熱藥。 

  5、退熱藥不要和鹼性藥同時服用,如小蘇打、氨茶鹼等,否則會降低退熱的效果。 

       3      給孩子洗溫水浴
 
      給發燒的孩子洗溫水澡,實際是種降溫措施。因爲洗澡可以清潔皮膚,避免汗腺阻塞,有利於人體散熱。只要方法得當,不僅能使

體溫降低0。5℃~1℃,還會使因爲發燒而顯得煩躁的孩子安靜下來,安穩入睡。 

  不過,在給孩子洗澡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要關好門窗,並且調整室內溫度到25攝氏度左右;洗澡的水溫一般要比體溫低2~3度;洗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5~10分鐘,一天中可以多洗幾次;洗完後要及時把身上的水擦乾,用毛巾包好,穿好衣服,避免着涼。另外,在洗澡的過程中,父母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面色、呼吸、精神,如果出現什麼問題,應該馬上停下來。 

  專家還特別指出,如果孩子高燒在38。5攝氏度以上,並且出現寒顫和肢體發涼、眼發花的狀況,就不宜洗澡了。因爲這時的孩子對冷熱刺激都比較敏感,血管和肌肉都處於收縮狀態,如果給他洗澡,全身毛細血管就會擴張,腦部供血可能受到一些影響,很容易出現急性腦缺血、缺氧而導致虛脫,甚至休克。 

  除了洗澡,專家說,還可以採取用溫水拭浴的方法,這也有利於將體內熱量散出,且氣體由體表蒸發時,會吸收體熱,幫助孩子降溫。 

 

專家解釋說,給發燒的孩子洗溫水澡,實際是種降溫措施。因爲洗澡可以清潔皮膚,避免汗腺阻塞,有利於人體散熱。只要方法得當,不僅能使體溫降低0。5℃~1℃,還會使因爲發燒而顯得煩躁的孩子安靜下來,安穩入睡。 

  不過,在給孩子洗澡時,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首先,要關好門窗,並且調整室內溫度到25攝氏度左右;洗澡的水溫一般要比體溫低2~3度;洗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5~10分鐘,一天中可以多洗幾次;洗完後要及時把身上的水擦乾,用毛巾包好,穿好衣服,避免着涼。另外,在洗澡的過程中,父母要密切觀察孩子的面色、呼吸、精神,如果出現什麼問題,應該馬上停下來。 

  專家還特別指出,如果孩子高燒在38。5攝氏度以上,並且出現寒顫和肢體發涼、眼發花的狀況,就不宜洗澡了。因爲這時的孩子對冷熱刺激都比較敏感,血管和肌肉都處於收縮狀態,如果給他洗澡,全身毛細血管就會擴張,腦部供血可能受到一些影響,很容易出現急性腦缺血、缺氧而導致虛脫,甚至休克。 

傳染病
呼吸系統
出生疾病
消化系統
皮膚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