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寶寶得這種羞羞的病,其實都是寶媽惹的禍!

寶寶得這種羞羞的病,其實都是寶媽惹的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在一兩歲的時候還不會自己表達自己身體上的不舒服,寶媽們只能根據自己看到的來判斷,寶寶得這種羞羞的病,其實都是寶媽惹的禍!

接診過的寶寶也能組成一個大型幼兒園了,雖然已經見過了各種各樣的病症,但是菌菌還是覺得,兒科挺難的。不是難在別的地方,兒科難就難在這裏:小寶寶還不會自己用言語確切表達自己的症狀,寶媽們也不能準確地講出寶寶的症狀,這就只能爲難醫生了。

要說這種情況的最佳代言人,菌菌覺得還得把這個獎頒給尿路感染。大部分情況下,寶寶患尿路感染很難被寶媽察覺,小寶寶更是有苦說不出,在去醫院之後還要做詳細的檢查之後才能確診。

1、對於2歲以下的寶寶來說,莫名其妙的發熱可能是寶媽能發現的唯一明顯的症狀。

2、除了發熱外,寶寶可能會有食慾不振、甚至嘔吐、易怒、大哭大鬧、腹痛等寶媽們能夠發現的症狀,但是,這些症狀卻是寶寶患病的泛症狀。菌菌就見過一些寶媽把這些症狀當成是感冒來自行醫治,最終導致寶寶尿路感染到危機腎臟的地步。

3、雖然說寶寶的身體是晴雨表,但是寶寶尿痛、尿急、排尿困難這些症狀卻難以被寶媽們發現,寶寶也只會用哭鬧來表示自己不舒服。好一點的情況下,寶媽能發現寶寶尿頻,且每次排尿的量卻不多。而當寶寶的尿中帶血時,就需要立即去醫院就診了。

4、除了以上症狀,寶媽還要留意寶寶的日常小細節,如果寶寶開始頻繁地摸自己的下體,也有可能是寶寶尿路感染引起了不適。

在檢查確診後,還會有許多寶媽說,我家寶寶還這麼小,怎麼會得尿路感染呢?對此,菌菌想說,尿路感染是寶寶最常見的細菌感染之一,並且有高達30%的寶寶會反覆感染。除了寶寶的尿路畸形、抵抗力差等生理原因外,更與寶媽的護理不當脫離不了關係。

寶寶得這種羞羞的病,其實都是寶媽惹的禍!

1、大部分的尿路感染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當寶媽不及時給寶寶更換紙尿褲時,糞便就會在紙尿褲上摩擦、摩擦、是細菌的步伐,然後由此污染尿道口,引起尿道感染。

● Tips:及時更換寶寶的紙尿褲,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穿上新的紙尿褲前用清水擦拭寶寶的屁屁。

2、女寶寶尿道口更短,距離肛門更近,也更容易受大腸桿菌污染。如果寶媽從後往前擦,就更容易把大腸桿菌帶到尿道口,這也是許多成年女性容易反覆遭受尿道感染的原因。

● Tips:記住,擦屁屁時一定要從前往後擦,避免將糞便帶到尿道口。在寶寶學會自己如廁後,也要讓寶寶在排便後從前往後擦拭自己的屁屁。

3、不及時清洗寶寶的屁屁會導致細菌滋生繁殖,並且還有可能導致細菌由下而上,最終感染到腎臟,從而導致腎積水、腎衰竭、敗血症等更嚴重的疾病。

● Tips: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寶媽可以在寶寶每次更換紙尿褲時用清水清洗寶寶的屁屁,清洗完之後記得用乾淨柔軟的毛巾擦乾。在外出或是不方便的情況下,寶媽可以隨身準備一盒嬰兒溼巾來進行擦拭,記得要從前往後擦。當然,清洗寶寶的私處也是有技巧的。

(1)給男寶寶清洗時,可以輕輕地將男寶寶的包皮推開,再用清水沖洗陰莖頭,包皮的褶皺也要輕輕沖洗。如果包皮推不開,不必強求,沖洗外部就可以了。

(2)給女寶寶清洗外陰時,只要用水輕輕擦洗就可以了,清洗完之後再用乾淨柔軟的毛巾擦乾。

4、雖然寶媽與寶寶一起在洗泡泡浴,或者寶寶獨自洗泡泡浴的場景看起來很有愛,但是,肥皂水、泡沫、細菌很容易進入尿道,引起寶寶不適。如果寶寶再尿在水裏……雖然十月菌知道寶媽都不會嫌棄自己的寶寶,但是,想想還是很酸爽啊。

● Tips:淋浴是最好的選擇,既省時又省水,還更容易沖洗掉寶寶身上的細菌。同理,在帶寶寶去游泳之後最好也要再給寶寶沖洗身體,菌菌實在是很擔心許多小型護理中心及嬰兒游泳館的消毒工作有沒有做好,水質是不是乾淨。

5、菌菌不得不承認,給寶寶穿開襠褲真的很方便,尤其是炎炎夏日,爺爺奶奶最愛給寶寶穿上開襠褲,但是菌菌卻是出了一頭汗,那些汗漬、水漬還有許多防不勝防的細菌真的很容易污染寶寶的私處。聽菌菌的話,咱能不穿,就不穿。

6、除了這些外部污染之外,寶媽還要預防寶寶由內而外的污染:寶寶憋尿。許多大寶寶在玩玩具入迷或是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憋尿,久而久之也會引起尿道不適,患上尿路感染。因此,寶媽就更要注意寶寶的排尿狀況,最好能夠每隔2~3小時提醒寶寶排尿。

確診後,對於尿路感染不嚴重的寶寶,十月菌會建議讓寶寶多喝水以增加排尿,讓細菌隨尿液排出。注意,是白開水,而不是碳酸飲料、果汁咖啡一類的水,這些可能會加重病情。除此之外,還要使用抗生素,以防感染傳播到腎臟。再嚴重的情況下,就需要住院治療了。

總的來說,尿路感染其實是一種常見病,不需要過多擔心,只要平常的清潔工作做到位了,就不會有多大的事。同理,對於所有的病症來說,預防都應該走在治療之前。而寶寶太小不懂預防,就需要寶媽的更多呵護,寶媽照顧孩子照顧的好不好,也都會從寶寶的身體上表現出來。因此,寶媽們就需要學習更多的知識,也就有了存在的意義。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