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寶寶的這些行爲習慣可以被鼓勵

寶寶的這些行爲習慣可以被鼓勵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朋友最近很煩惱,每次吃飯,1歲半的小傢伙,總是把餐盤“啪嗒”摔到了地上,撿起來還是摔,搞的朋友特別煩,愛“兇”孩子。

摔東西、撕衛生紙、到處撿東西吃、用手抓飯……老一輩人眼中的“壞習慣”其實就是寶寶聰明發育的一個必經階段。快來跟着胎教家專家團一起看看哪些習慣需要寵着,哪些習慣必須要阻止的。

寶寶的這些行爲習慣,可以被鼓勵

一歲以內

寶寶吃手指

帶過寶寶的人都知道,寶寶喜歡吃手指,父母尤其是老人們總愛阻止,其實這是孩子發育的一個大進步。

寶寶最早認識世界就是通過吃手指找回吃母乳的熟悉感,甚至會習慣咬着手指睡覺,家長不必太擔心,一歲以前,我們要鼓勵吸允,因爲吸允手指能夠促進寶寶嗅覺、味覺的發展,加快神經功能的完善,促進手眼的協調能力;吮手指能讓寶寶睡得更香,能使孩子慢慢分清自己的身體和外界的不同。如果到2歲寶寶還喜歡吃手指,家長就要及時干預,進行矯正了。

六七個月時

寶寶愛撕衛生紙

對於有潔癖的父母來說,很受不了寶寶撕紙。這個月齡的寶寶,最喜歡把紙越撕越小的感覺,千萬別阻止,這是因爲他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某些事物,從而滿足新奇感。當他們發現可以通過自己的小手改變紙的形狀和發出撕紙的聲響時,會感到驚喜和快樂,樂此不疲!

另外,撕紙也可以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手和眼的協調力以及指關節的靈活性,開發寶寶的想象力,促使大腦功能的發育。家長應當鼓勵寶寶撕紙,引導寶寶撕出不同形狀,寶寶會更有成就感。

2歲以前

寶寶愛撿東西吃

沒辦法,寶寶認知世界的方式總是很奇特,2歲以前,總愛撿地上的東西吃,這也是寶寶認知世界的一個方式。

寶寶到處撿東西吃是處於口腔敏感期。 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會用嘴來探索世界,不管拿到什麼東西都想要放到嘴巴里面,通過吮、舔、咬等方式來感知物體的味道、質地、性狀等,這樣他就會覺得對於這個世界又熟悉了一點。一般來說,2歲以後,這種行爲會大幅減少。

不排斥撿東西並不代表不阻止寶寶亂吃撿到的東西,家長可以在寶寶撿到東西后,換成乾淨的食品或玩具,或者將食品切成條塊,讓寶寶撿拾。

寶寶的這些行爲習慣可以被鼓勵

1、2歲時

寶寶愛尖叫

不少寶媽反應,在這個階段,孩子在玩玩具、吃飯時,會突然尖叫,甚至在公共場合,也會高聲尖叫,好不尷尬。

其實,尖叫是寶寶向外部世界傳達感受、情緒和想法的一種方式。如果寶寶前一秒還樂呵呵的,後一秒卻持續地發出尖叫,而且情緒高昂。這有可能是寶寶在用尖叫的方式在測試自己的嗓子呢!對自身力量探索的一種方式,同時,寶寶也會採取尖叫方式吸引爸爸媽媽的關注,這是寶寶的天性,當心理上需要關懷或者生理上不舒服時,寶寶也會尖叫。

所以,爸爸媽媽要及時迴應寶寶尖叫的心理需求,並密切關注寶寶身體健康。

1歲時

寶寶愛用手抓飯

用手抓飯,既不衛生也不乾淨,很多寶媽都會制止。

其實,對於寶寶來說,“手抓飯”的好處多多,不但有利於促進寶寶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還能促進寶寶觸覺發展!胎教家育兒專家認爲,寶寶“手抓飯”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從科學角度而言,根本就沒有孩子不喜歡吃的食物,只是在於接觸次數的頻繁與否。而只有這樣反覆“親手”接觸,他們對食物纔會越來越熟悉,將來就不太可能會挑食。

6個月後

寶寶認生了

寶寶認生,並不是孩子內外向的區分因素。甚至見到陌生人會哭,不必焦慮,這是寶寶情感發展的第一個重要里程碑,也就是俗稱的“認生期”。超六成寶寶都會經歷這個階段。

認生不是壞事,這表示寶寶正在成長,是嬰兒智力發展過程中必然要經歷的階段,有的媽媽覺得,寶寶認生是不夠勇敢的表現,於是就故意把寶寶交給不熟悉的照看者,想以此來鍛鍊寶寶,胎教家育兒專家認爲,這是一種非常不適當的做法,不但並不能讓寶寶變得更勇敢,反而有可能妨礙寶寶和媽媽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3歲前,家長不要太過擔心,3歲後依然怕生,甚至不願與人交流,家長要重視。

1至2歲

寶寶愛搬東西

1歲時,你家的寶寶是不是總愛把東西丟的到處都是,甚至搬來搬去,讓你覺得家務頓時增加了一倍不止。不要因此而責怪寶寶。

當寶寶發現許多東西會因他的努力而發生改變時,就會很有成就感。這也是他感知世界的一種方式。家長應當給與鼓勵。甚至家長可以把寶寶搬運東西發展成一種親子游戲,通過“扔”和“搬”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半歲後

寶寶到處亂爬

如果你家寶寶爬的很6,恭喜啊,現在聽家長們反應,很多寶寶都不會爬了,爬,對寶寶來說,好處很多,手眼協調,四肢協調,有助身體大運動發展等。

很多已經會走的寶寶,也會突然爬下來看世界,對於陌生的環境,除了畏懼感,寶寶也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希望通過自己動手去探索、認識和了解世界,自娛自樂。

家長應當鼓勵寶寶“爬”着看世界,必要的時候,可以和寶寶一起爬着玩,怕髒的話,可以帶上罩衫。

寶寶這些行爲習慣,家長要及時阻止

通過哭鬧來滿足願望

很多家長反應,自家寶寶有這麼個壞習慣,見到玩具就走不動,非得買上一兩件才行。甚至通過撒潑、哭鬧來達到心願。

像這樣的孩子比較自私,上學後很難融入集體中,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爲,不要孩子一哭一鬧爲了平復孩子情緒,立馬就滿足孩子的慾望。如果孩子哭鬧躺在地上,不要去制止孩子的行爲,可以讓任由孩子去發泄,鬧完該幹嘛就幹嘛。通過一兩次的不理不睬,孩子就會逐漸明白,這樣做不管用了,凡事是由限度的,是有規矩的。

順手牽羊

孩子給你看一個好玩的玩具,告訴你那是從小朋友家的地上撿的。

達標做法:立即帶孩子歸還物品,讓他親自道歉:“對不起,我把你的東西拿回家玩了,現在還給你,請原諒。”藉助“物歸原主的過程,讓孩子學會勇於承認錯誤。

3、4歲的孩子沒有“物權”概念和所屬意識,自認爲喜歡的、想要的就都是自己的。對此,父母千萬不要採取“下不爲例”的態度。

霸道

得不到東西就打人

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搶東西是必不可免的,但因搶奪東西打人、咬人就不對了。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父母一定要嚴肅批評,讓他知道,咬人/打人都是不對的,已經對小朋友造成了傷害,必須親自道歉;同時,讓他明白,小朋友如果不願意把玩具借給自己玩,他應該學會接受這種不如意。除了批評和講道理,一定的懲罰必不可少,並呵護和安撫被咬的孩子。

任性

不尊重老人

老人們帶孩子,容易溺愛,總是儘量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這種行爲往往會給孩子造成一切都是應得的假象,漸漸地,孩子習慣把不滿情緒發泄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身上。

當發現孩子將不滿發泄在老人身上,或行爲肆無忌憚,爸媽要立即制止,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爲,爲自己不禮貌的行爲承擔責任,同時爸媽也要做好尊重老人的榜樣。

不守時

寬容要有限度

孩子在看電視、玩遊戲時,總是會超過設定的時間。

碰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先對孩子表明你的寬容態度,比如:“再給你5分鐘時間。”

如果5分鐘過了,孩子依然無動於衷,這個時候,家長要表明強硬態度:“再不結束,明天也別玩了。”

父母一定要規定孩子玩遊戲/看電視的時間,比如一天一次,時間爲半小時左右,並嚴格督促其遵守。使之通過服從外在的約束力,逐漸學會自我約束、自我控制。

育兒不是件小事兒,良好的生活習性影響着孩子一生的行爲舉止,該鼓勵的時候,一定要鼓勵,該指正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嚴格要求。

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我們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細細體會、不停反思、慢慢修正,這個過程像是一場修行,伴隨着孩子的成長慢慢深化。這也給父母提出一個問題:時刻跟孩子一同成長,剋制自己的壞情緒,用好的行爲習慣給他們做榜樣。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