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媒體:曾經討厭爸媽干涉你 後來你卻成中國式

媒體:曾經討厭爸媽干涉你 後來你卻成中國式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過年時長輩給紅包要推脫,推脫的力氣小了,媽媽會說“不禮貌”;爸媽總是期望太高,可是學得快需要智商,學得好又壓力很大;好不容易從家長那要到了手機。

媒體:曾經討厭爸媽干涉你 後來你卻成中國式

過年時長輩給紅包要推脫,推脫的力氣小了,媽媽會說“不禮貌”;爸媽總是期望太高,可是學得快需要智商,學得好又壓力很大;好不容易從家長那要到了手機,可是玩的次數也會被限制;鄰桌的女生心思真難猜呀,不知道說錯了啥,她竟然就不理我了……

這是你的童年嗎?你是不是也曾想過,如果你能重來一遍人生,自己是否會聽爸媽的話,專心刷題,考個top3呢?而當你有了孩子,你又會是怎樣的家長呢?

前些天,一款令人瞠目的成長遊戲,給了這些想象一種“變現”的機會,讓大家紛紛驚呼彷彿看到了鏡中的自己。一貫對遊戲不太感興趣的我,也在身邊同學紛紛曬“三代上清華”“終於娶到喜歡的人了”“成功地當明星了”的遊戲截圖時,開始嘗試玩了。

在遊戲中,玩家可以模擬從出生到高考的整段過程,再附帶一段簡短的相親結婚,並且可以一代代地玩下去。大概花兩三個小時,就能走完一代人的前18年。

遊戲中的學習、增長悟性是主流,最重要的一關是“高考”,成績取決於先前四十幾個回合裏積累的智商、記憶力、情商、想象力,還有上過的課程,你可以選擇學語數英、文理科,也可以“不務正業”學美術、計算機——然後換來慘烈的成績單。

偶爾也會出現幾個小插曲:老師會讓你競選班長,但老師的好感度和同學的支持率總不能兼得;你不得不在討厭的親戚面前,充當老媽的“面子”,親戚給你媽傷害值最大的是“炫富”;你也會溜去選秀場炫技,看能不能成爲舞臺最亮的新星……總之,忽然在遊戲中看到自己的學生生活,讓你分不清是遊戲還是人生。

第一代的糾結:要不要“實現父母的期待”——個體化

在玩第一代的時候,“我”想當一名畫家,所以學習時會選畫畫、素描、油畫;效果似乎也不錯,還有喜歡藝術的小姑娘來搭訕。

但是很快,“我”就面臨了一個極大的衝突:父母的期待。

父母期待“我”上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學函數,如果能完成這些期待,就能讓父母長面子,還能得到屬性加成;不完成的話,其實也沒有嚴厲的懲罰。

但是一個個紅點,就在那裏提醒着“我”:“父母對你有期待”。

最終,“我”還是在糾結中選擇學理科了。畫畫要求更高的想象力,理科則要求更高的邏輯性,兩邊都想顧的結果就是都沒什麼好結果,父母的期待沒來得及達成,成績也馬馬虎虎。最後,“我”大概是高考超常發揮了,考上了一本,與素昧平生的姑娘結婚了。

在“第一代”完結的時候,我頗覺得糾結:這個“我”到底是在爲自己的願望(學畫畫)活着呢,還是爲父母的期待(進入重點學校)活着的呢?

在真實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會有這樣的猶豫和迷茫:該不該聽父母的話呢?

從“聽父母的”“父母的觀點就是我的觀點”,逐漸成長爲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的人,這在心理學中是“個體化”的一部分。

個體化過程是指人從依賴共生的兒童狀態過渡到獨立自主的成人狀態的過程,包含認知和情感兩個維度。

認知上的個體化指的是人越來越多地具備獨立的態度和觀點,認識到父母的期待並不能代替或支配自己的觀點,同時相信自己能跟父母相互理解,比如“我的人生要怎麼走,我有和父母不同的看法,如果我把這個想法拿出來跟父母討論,他們會理解我爲什麼想這麼做的”。

而情感上的個體化指的是情緒不以父母的陪伴或特定反應爲條件,而是由自己承擔情感調節的責任,同時相信自己跟父母有着堅固穩定的感情,比如“我考試失敗後很沮喪,但我自己就可以調節好,並且我不會因爲沒考好就失去父母的愛”。

很顯然,第一代的“我”並沒有做到成熟的個體化,在糾結要不要“聽父母的期待”時,這一生就已經過去了。

第二代的挫敗:學習壓力讓我自卑多疑——心理控制

既然遊戲是可以一代代連續玩的,於是我就來到了第二代。

這一代的“我”想試着考個好學校、再做一名高薪白領,於是一直在好好學習學校的課程,沒有去跟姑娘們社交,也沒有競選班長,甚至連“跑步”這樣的“基礎技能”都沒有理會。

到高考前,第二代的“我”已經學了很多課程、做了許多模擬考卷,智商和記憶力都刷得很高。不過由於學習壓力太大,“我”心理陰影面積有點大,自卑、敏感、多疑等負面特質紛紛出現在了身上——但這不重要,我想。

在點開錄取通知書前,我想,即便考不上最好的學校,也能比第一代考得好吧,然而出現在通知書上的校名是個陌生的“二本”,高考分數也比第一代低了很多。

這個結果讓我十分挫敗:“我”明明學了很多東西——比現實中的我還要用功,爲啥還不如現實中的我考得好?

這個想法一冒出來,我立刻驚了一下:在思考這個結局時,我竟然成了“家長視角”。遊戲是要跟“中國式家長”相處,爲何我把自己玩成了控制孩子的一切學習和活動的“中國式家長”?

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行爲強加在孩子身上,是“中國式家長”常常做出的“心理控制”。回想一下我們的童年,似乎多少都會有這樣的例子:不喜歡吃某種菜時,家長說“這個菜很健康,你要多吃”;想玩橡皮泥時,家長說“橡皮泥太髒了,放下吧”;本來約好了跟朋友出去玩,家長突然說“今晚你王叔叔來跟我們聚餐,你要好好表現”……

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容易對兒童情緒、行爲造成負面影響,帶來消極的情緒體驗,如抑鬱、自殺傾向等問題。

本來玩遊戲的我應該站在第二代的“我”的角度、以一個孩子的身份成長,但玩着玩着,我就變成了熱愛心理控制的家長,最終養出了一個自卑多疑的孩子。

而更諷刺的是,第二代的“我”完成了第一代沒達成的願望,成爲一名畫家。

第三代的猶豫:美滿的人生是我的嗎?

有了前兩代的經驗和財富積累,第三代的“我”每個月的零花錢多了起來,我也會買減壓的道具來緩解,這次在高考前,“我”終於學完了高階課程,各方面的屬性值也不低,還擁有了勇敢、果斷、堅韌、激情四射的良好品質,並且跟“喜歡高智商”的小姑娘建立了良好的親密度。

是不是該上清華了呢?我有點期待。

結果出來之後,比第一代的成績高了一點,但離清華還遠得很。不過幸運的是成功追到了喜歡的人,那個學生時代熟悉的小姑娘已經成爲年薪25萬元的醫生了。看上去,也算是人生美滿了。

第三代的故事也結束了,我猶豫了:還要玩下去嗎?

這個遊戲明明情節簡單,代與代之間幾乎沒什麼差別,就像現實中“6歲上小學,然後上初中,然後上高中,然後考大學”的“陽關道”一樣毫無新意,但我卻連續玩了近一天。

我聽聞深夜“開黑”的男生宿舍,歡聲笑語、大呼小叫;我見過沉迷“農藥”的小姐姐,剁手“皮膚”的數量堪比衣櫃裏的大衣。遊戲總是有着獨特的吸引力,這款遊戲的屬性是讓太多人都找到共鳴感:因爲它太真實了。

然而,遊戲裏再多考上清北/當演員/成爲年薪50萬元的“小人”,也不是真實的你我。我把達成的成就存檔,退出了遊戲。

那真實的你呢,要成爲“中國式家長”嗎?

殷錦繡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8年10月26日 07 版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