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不要以爲這些病只有小孩子纔會得,大人同樣會患上!

不要以爲這些病只有小孩子纔會得,大人同樣會患上!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我兒子18個月大時,有一次他發燒了,臉上還出了疹子,於是帶他去看了醫院,醫生說寶寶得的是幼兒傳染性紅斑,即俗稱的“五號病”,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讓我們不用擔心。果然,過了一兩個星期後,寶寶就恢復了之前古靈精怪的可愛模樣。

但隔了一陣子後,老公突然發現他的手指腫的像香腸一樣,僵硬且疼痛,連衣服的鈕釦都扣不了。我們趕緊去醫院,結果老公被診斷出:感染了兒子的“五號病”。

人們常有一種誤解,以爲一些病只有小孩子纔會得,但其實成人同樣有機會患上。如何讓大人避免患上小兒病呢?首先從認識以下這五種病開始。

“五號病”幼兒傳染性紅斑

不要以爲這些病只有小孩子纔會得,大人同樣會患上!

多出現於2歲左右的幼兒身上,這種病毒感染的明顯症狀,是寶寶的雙頰會出紅疹,病毒會透過接觸和飛沫傳播,如咳嗽和打噴嚏都有機會造成感染。

孩子的發病症狀

首先,孩子會發燒、鼻塞、頭痛,幾天後雙頰開始滾燙出紅疹,手臂,雙腿和身體還可能出現帶狀皮疹,通常過2周左右,孩子會自動痊癒。一般在孩子剛出現感冒症狀的前幾天,會具有傳染性。

大人的發病症狀

手、腳、手腕、腳裸、膝蓋、雙側骶髂關節……當這些地方出現腫痛時,就是成人感染到“五號病”的症狀。一般不需要藥物治療,一週後就能自動痊癒。不過患者需要在家休息,尤其是發燒的人,避免繼續傳染他人。

但如果是第一次懷孕的孕婦,情況就比較麻煩了,會導致寶寶嚴重貧血,更有甚者可能會導致流產,必須儘快去醫院檢查。

玫瑰疹

不要以爲這些病只有小孩子纔會得,大人同樣會患上! 第2張

最常見於2歲以下的幼兒發病,也叫幼兒急疹,由於會形成鮮紅色的圓形斑而被稱爲“玫瑰疹”,也是透過接觸和飛沫傳播病毒的。

孩子的發病症狀

剛開始,孩子會連續3-5天發高燒至39.4°C,有10-15%的高燒孩子會伴隨出現癲癇,不過就算出現癲癇,也不會造成生命危險。之後,孩子會慢慢退燒,然後身體會出玫瑰色斑疹,一般不癢,會出現幾個小時或幾天不等。在孩子發燒的第一、二天,到出疹之前是病毒的傳染期。

大人的發病症狀

症狀跟孩子一樣,但會溫和一些。成人一旦患過玫瑰疹,就能獲得免疫,不會再發。跟孩子一樣,一週之後就能康復。

手足口病

不要以爲這些病只有小孩子纔會得,大人同樣會患上! 第3張

病毒在孩子的手、腳和口腔所引起的感染,一般在春季通過飛沫和其他體液進行傳播,最常發於5歲以下的孩子。

孩子的發病症狀

孩子會口痛,發熱和一些煩躁,因爲疼痛而不想喝水和進食,手腳會出現水泡狀的皮疹。這個病一般會持續一週,不需要特別治療。不過,病毒可以通過小孩的排便傳播,傳染可維持6周時間。所以給孩子換尿布,孩子上廁所時一定要小心處理。

大人的發病症狀

成人感染後的症狀比孩子要輕,但由於病毒成份比較複雜,所以無法獲得免疫力,就算得過一次手足口病,還會有再次感染的機會。

發否氏病

不要以爲這些病只有小孩子纔會得,大人同樣會患上! 第4張

又稱親吻病,通過飛沫和接觸進行傳播,像親吻孩子,口對口餵食等,一年四季都可發病,但秋冬季是高峯期。

孩子的發病症狀

會持續發燒,喉嚨痛,淋巴結腫大、疲乏,但一般只有8%會有明顯症狀,也可能是沒有任何症狀,直到15-24歲纔會發病,青少年會比幼兒的發病來得嚴重。一些專家表示,發否氏病的傳染期會持續18個月。

大人的發病症狀

會昏睡,身體疼痛,發燒等不舒服的狀態,當然這些症狀不代表你一定患上發否氏病,需要到醫院進行抽血檢測,才能確定病毒成分。幸運的是,患過一次發否氏病,就能獲得免疫力,以後不再發病。

百日咳

不要以爲這些病只有小孩子纔會得,大人同樣會患上! 第5張

一年四季都會發病,但高峯在夏末初秋。

孩子的發病症狀

有一週以上的流感症狀,低燒和鼻塞,再發展成咳嗽,這就是百日咳的症狀。之所以被稱爲“百日咳”,那是因爲從第一聲咳嗽到最後一聲,可能會持續三個月之久。高發人羣在5歲以下的孩子及10-14歲青少年當中。

大人的發病症狀

症狀比孩子輕,不過會變成慢性持續咳嗽。如果孕婦被傳染百日咳,可以接受疫苗注射,爲胎兒給予保護,以免出生後容易患上百日咳併發症。

不要以爲這些病只有小孩子纔會得,大人同樣會患上! 第6張

如何避免傳染?

必須,必須,必須勤洗手

擦上肥皂,用力洗不少於20秒

手指間和手指甲縫也要洗乾淨

如果沒有肥皂和水,可使用酒精含量不低於60%的手部消毒劑

不必強調全屋清潔,而是重點對孩子經常觸碰的地方進行消毒

用溫水認真清洗孩子生病時穿的醫務

只要做好防止傳染和清潔工作,孩子和大人的健康保護都能妥妥的。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