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新生兒臍部消毒注意事項

新生兒臍部消毒注意事項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臍部消毒怎麼做?新生兒臍部怎麼護理是正確的?對於新生兒臍部的護理常常使新手爸媽困惑,到底要不要用消毒劑?該如何處理寶寶臍部護理的各種問題?

家裏添了小寶寶,原本高高興興的一家人,最近卻因寶寶臍部滲血問題而感到惴惴不安。眼見着臍帶脫落已經有一週時間了,可寶寶的臍部還是有些滲血,新媽媽該如何處理呢?

新生兒臍部消毒注意事項

圖爲剛斷臍的新生兒

我們不妨一起來複習一下新生兒臍部護理的相關問題。

新生兒臍帶護理的兩個階段

新生兒出生後,臍帶在無菌操作下被結紮剪斷。臍帶被剪斷後便形成了一個創面,這是細菌侵入新生兒體內的一個重要途徑,輕者可造成臍炎,重者會導致敗血症,所以臍帶護理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臍帶在24~48小時內自然乾癟,3~4天開始脫落,10~15天自行癒合。此後,臍內血管收縮,臍部皮膚向內牽拉而凹陷,形成臍窩,即通常所說的“肚臍眼”。

第一階段:臍帶未脫落之前。在臍帶未脫落之前,需保持局部清潔乾燥,特別是尿布不要蓋到臍部,以免排尿後溼到臍部創面。要經常檢查局部有無滲血,如果出現滲血,則需要重新結紮止血;若無滲血,只要每天用75%酒精或者5%聚維酮碘棉籤輕拭消毒臍帶根部即可,然後等其自然脫落。

第二階段:臍帶脫落之後。臍帶脫落後臍窩內常常會有少量分泌物,每次沐浴後可用75%酒精棉籤消毒臍帶殘端及臍輪周圍,也可使用5%聚維酮碘,使臍帶殘端脫水,容易乾燥。

臍部護理:究竟該用什麼消毒液?

目前,各種育兒書上關於臍部護理採用何種消毒劑並沒有統一的答案,這就給年輕媽媽們帶來了困惑。

新媽媽拿起手機一百度,不查不知道,一查還真嚇一跳:有介紹使用“酒精”塗擦的,也有提倡不使用消毒劑的“自然乾燥法”。可是自己從醫院出院時配來給寶寶消毒臍帶用的明明是“碘伏”!難道自家寶寶臍部滲血是消毒劑的問題?

確實,近年來針對新生兒臍部護理的觀點發生了顯著改變,從以往用消毒液擦拭嬰兒臍部進行常規護理,轉變爲實施臍部清潔乾燥法進行臍部處理:先取清水擦拭新生兒臍帶殘端及周邊皮膚區域,後用幹棉籤擦乾水跡,待其自然乾燥。

文獻報道,臍部清潔乾燥法對促進新生兒的健康成長具有較好的臨牀價值。

用或不用:消毒劑何去何從?

既然如此,那麼我們還需不需要使用消毒劑進行臍部消毒處理呢?這讓新媽媽顯得越發糊塗。不用糾結,新媽媽們看過來。

臍部護理操作要點

1、評估

先洗淨雙手,輕輕撥開臍部,觀察臍輪有無紅腫,臍部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還要觀察一下臍窩裏面有沒有膿性分泌物。如果臍窩裏面有一些淡黃色的黏液或者極少量的滲血,或者有淡淡的味道也沒有關係。

2、清潔與消毒

如果沒有什麼特別的情況,可以用清水(建議選擇煮沸後的溫開水)或者75%酒精棉籤進行清潔;如果局部有發紅或者膿性分泌物,可以用棉籤蘸碘伏後深入臍窩繞上一圈,然後更換新的碘伏棉籤,重複上面的動作,如此重複兩到三次,確保臍部的分泌物被清理乾淨。

3、待幹

經過上述處理後,待自然乾燥,或者取幹棉籤將清水或消毒液吸乾淨。

可見,在有發紅或者有膿性分泌物時,還是建議選擇消毒液進行臍部消毒。同時,操作時掌握無菌原則也是必不可少的,譬如干棉籤打開後及時封口,用幹棉籤蘸取碘伏時一根只能蘸一次,注意消毒液開啓後的有效期,這些都是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細數消毒劑的不同作用和特點

國內目前常用75%酒精、聚維酮碘以及過氧化氫等作爲新生兒臍部護理消毒液,各具優勢和弊端。我們一起來看看常用幾種消毒劑的作用及特點:

75%乙醇(酒精):對細菌效果明顯,但對真菌作用不敏感,對皮膚有一定的刺激性。此外,酒精易揮發,作用時間短,消毒效果一般。

碘伏:主要對細菌、真菌、芽孢、黴菌以及部分病毒等都有很強的殺滅作用。相較於乙醇及碘酒,碘伏對皮膚的刺激性低。用來消毒新生兒臍部創面,效果可靠,快速而安全。

聚維酮碘:對細菌、真菌以及部分病毒等均有很強的殺滅作用。對皮膚刺激性低於75%乙醇。

過氧化氫:又稱雙氧水。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分解而產生具有強氧化能力的氧原子,能殺滅多種病原微生物;其分解產物主要是水,不會產生任何毒害和刺激性物質,故不會造成第二次感染。臍部感染多爲厭氧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採用過氧化氫消毒可取得較好的臨牀效果。

▲特別提醒:新生兒臍部護理千萬不要塗龍膽紫。因爲龍膽紫可使臍部表面結痂,使內部分泌物排不出去,以致感染加重。

關於清潔乾燥法:掌握五個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保持臍帶清潔乾燥是護理的關鍵。

清潔乾燥法(臍帶結紮後不常規消毒新生兒臍部)已成爲發達國家常規的臍部護理政策。

2015 年,中國婦幼保健協會新生兒皮膚護理指導原則提出應遵循WHO 的臍部自然乾燥法,保持臍帶及其周圍清潔乾燥直至脫落。

清潔乾燥(dry and clean)臨牀指導原則主要包括:

1. 分娩和斷臍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2. 保持臍帶及其周圍皮膚清潔乾燥,無菌結紮的臍帶及周圍皮膚可不塗消毒劑。

3. 在護理嬰兒前後洗手,讓臍部暴露於空氣中,可用清潔紗布覆蓋在臍部代替當地不良的風俗習慣。

4. 尿布要低於臍部,如果被大小便污染,用清水清潔。

5. 密切觀察感染徵象:如臍周紅腫、膿性分泌物和發熱等情況。

提醒:清潔乾燥法是否可應用於水腫臍帶的新生兒,目前不確定。因水腫臍帶創面大,細菌、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入侵的概率便會增加。

臍部護理指導:產後觀察及出院護理

我國民間傳統的新生兒護理理念認爲,新生兒臍部薄弱,不能敞開、透風,於是會出現過於保暖、包裹等問題,導致嬰兒臍部潮溼、過熱和感染的可能。

因此,爲避免上述問題,我們應該加強對臍部護理的科學認識和學習,包括產後如何觀察及出院後的觀察及護理。

產後觀察內容 :

1. 產後24小時內臍部有無滲血,24小時後保持臍殘端及周圍皮膚清潔乾燥重要性;

2. 男嬰在更換尿褲時上邊緣向外翻下,尤其勿蓋在臍窩上,臍部護理時充分暴露臍殘端,膠質分泌物過多使用消毒幹棉籤蘸取等滲鹽水擦淨;

3. 根據時間及環境溫度變化,臍帶質地從潮溼-乾枯-脫落,每個時期可能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4. 臍輪局部保持清潔能避免臍根部分泌物沉澱於臍窩及臍輪,促進殘端早日干枯脫落和臍窩收縮。

出院後觀察與護理:

1. 對臍殘端已脫落的新生兒,洗澡後用消毒幹棉籤蘸幹臍根周圍水分;

2. 臍殘端未脫落的用碘棉籤從臍根底部沿周圍臍輪螺旋式消毒,再換1根碘棉籤消毒至臍輪,等待臍帶自然乾燥脫落;

3. 發現臍部有新鮮滲血、臍輪紅腫、臍窩有膿性分泌物或有異味時,及時電話諮詢或醫院就診。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