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疾病 > 孩子頻繁眨眼、聳肩、清嗓子,當心是抽動症!

孩子頻繁眨眼、聳肩、清嗓子,當心是抽動症!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6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孩子頻繁出現眨眼、聳肩、噘嘴等“小動作”時,家長不妨留個心眼,也許他正受抽動症的困擾。

指導專家: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康復科 常燕羣 主任醫師

有些孩子頻繁眨眼、聳肩、噘嘴,喉間時不時發出“咳咳”的清喉音,面對孩子這些很沒禮貌的“小動作”,家長各種訓斥,但他們仍是屢教不改,甚至越提醒,情況越糟糕。醫生提醒:當孩子頻繁出現上述“小動作”時,家長不妨留個心眼,也許,您還真冤枉孩子了,此刻他正受抽動症的困擾呢!

抽動症是兒童青少年中較爲常見的一種精神障礙,表現形式多樣!

孩子頻繁眨眼、聳肩、清嗓子,當心是抽動症!

兒童抽動症,是一種多發性不自主運動和(或)伴有異常發音爲特徵的兒童慢性神經系統疾病(至少持續一年),發生率約爲4-6‰,多於5-7歲開始,其特徵是存在多個運動抽搐和至少一個發聲抽搐,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運動性抽搐可表現爲眨眼、聳肩、噘嘴、做鬼臉、點頭等,聲帶抽搐包括咳嗽、咕噥、嗅嗅和吱吱聲。這些症狀可單一出現,也可混合出現,其中運動抽搐常早於語音抽搐。此外,大多數抽動症患者將至少有一個額外的神經精神障礙,據統計,在接受臨牀護理的抽動症患者中,約85.7%的患者至少有一種合併精神障礙,57.7%的患者將有兩種合併的精神障礙,其中最常見的是注意缺陷多動症(ADHD)或強迫症(OCD),這些共患病是心理社會痛苦和生活質量受損的主要來源。

抽搐通常在青春期早期達到最大嚴重程度,大多數抽動症患者的症狀在青春期後期或成年早期可得到改善,表現爲很輕微或幾乎不明顯的抽動,但仍有10%-20%的人會繼續有明顯的症狀。

抽動症的病因尚未明確,目前認爲其是由“皮質紋狀體-丘腦-皮質(CSTC)環內的微觀和宏觀異常引起的,”CSTC迴路一般分爲五個重疊的功能迴路---感覺運動、動眼、背外側前額葉、外側眶額和扣帶前(邊緣)迴路,這些電路中抑制-激發信號不平衡時,即可引起抽搐和相關症狀的發生,如感覺運動和動眼環的失調可運動抽搐,前扣帶回和外側眶額環的失調可引起強迫症症狀,背外側前額葉環的失調可引起多動症症狀等。此外,抽動症還可因緊張、焦慮、生氣、驚嚇、興奮、疲勞、被人提醒、伴發感染等而加重症狀。

抽動症易被忽略或誤診,不及時干預危害大!

孩子頻繁眨眼、聳肩、清嗓子,當心是抽動症! 第2張

由於抽動症的動作或發聲往往難以自控,患兒可能會因不自主的抽動症狀被同學嘲笑、奚落而產生自卑、性格孤僻,久而久之變得孤獨,不願與人接觸,還有一些抽動症患兒因無法認真聽課,學習成績差,甚至因干擾課堂秩序而被迫退學,給兒童和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學習和社交活動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和心理創傷。

但又由於很多家長或老師對抽動症的認識不夠,他們常將孩子的這些行爲表現誤以爲是調皮搗蛋而施以打罵責罰,或是誤以爲是其他疾病,如喉肌抽搐所致的乾咳容易被誤診爲是慢性咽炎、氣管炎,頻繁眨眼常被誤以爲是結膜炎,吸鼻子常被誤以爲是鼻炎等。另外,當抽動症症狀較輕時,有些患兒還可能會有一定的抑制能力而掩蓋了其抽動的症狀,使人不易覺察到其抽動的表現。所以,家長平時在家時應多一些留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如果懷疑孩子有上述多動症的表現時,應儘早帶去醫院檢查,以明確診斷。

並非所有的抽動症患者都需要治療,治療與否取決於對干擾程度的評估

目前,對抽動症的治療仍然是症狀性的,並非所有的抽搐或抽動症患者都需要治療,治療與否,主要取決於患者的抽搐或共患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干擾程度的評估,包括病史、體格檢查和精神評估。

對大多數抽動症患者來說,治療的目標主要是減少抽搐、改善或緩解抽搐共患疾病,提高生活質量。在治療的過程中,多采用心理行爲治療和藥物治療等相結合的方式,注重治療的個體化。

對於抽動症患兒的家長來說,家長的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可幫助孩子制定好合理的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避免孩子過長時間玩遊戲、看電視等,每天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最好不超過半個小時,且不看過於激烈刺激的畫面。在家庭環境裏,應避免直接用敏感語言提醒孩子的症狀,不要過度關注孩子抽動的症狀,以免給其增加精神壓力,也不要因爲孩子出現抽動的表現而去訓斥他,注意語言要和藹有耐心,多用表揚和鼓勵的話語。家長也可以將孩子的情況告訴老師,讓老師也能在學校時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同學可以多點理解和幫助他,不去嘲笑或歧視他。另外,在治療期間應注意按時複診,確保及時根據病情調整用藥,提高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