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疾病 > 皮膚五官 >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無害的粟丘疹

病症表現:在新生兒前額、臉頰、眼、鼻周圍,甚至外耳處,有1 ~ 2 毫米大小的黃白色丘疹,表面光滑呈球狀,其頂端尖圓,上覆極薄表皮,用手擠壓可見堅實的角質樣球狀顆粒。粟丘疹多於出生時或生後不久開始出現,可見於正常的新生兒。

發病原因:新生兒粟丘疹由未發育的皮脂腺形成,可自行消退。

寶寶狀態:不疼不癢,無不良反應。

護理要點:無需治療,大約在1 個月左右消退,也有可能存在達3 個月之久。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

捂出來的痱子

病症表現:在新生兒的額頭、兩頰、頸部、腋下等身體褶皺處,出現紅色突起的小疹子。發疹部位皮膚髮紅,嚴重時有組織液的滲出,天氣熱或穿太多時會更明顯。

發病原因:新生兒汗腺發育不完全,體溫調節能力差,由於汗液排泄不暢而瀦積於皮內引起汗腺周圍發炎。

寶寶狀態:寶寶會感到刺癢,特別是當衣物摩擦疹子時。

護理要點:可用柔軟的布蘸溫水擦拭,等待自然乾燥,同時需保證室內空氣的流通。預防及治療:不能給寶寶穿過多衣物,就算天氣冷也不能包裹太嚴實。若寶寶容易發汗,可多衝幾次澡,擦上痱子粉,但不宜擦得過多。疹子消退後也許會在兩三個月內反覆出現。照上述做法處理,隔幾天症狀會自動消退。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 第2張

傳染的膿皰病

病症表現:有些出生4 ~ 10 天的新生兒,突然在臉上、胸背部、四肢或皮膚褶皺處,出現很小的丘疹,丘疹迅速長大成黃豆大小的大皰,裏面充滿黃色或渾濁的液體。膿皰高於皮膚表面,周圍微微發紅,破裂後露出紅色糜爛面,伴有臭味。液體流出之後水皰表面結痂,周圍則出現新的膿點。患病較輕的寶寶,長皰的面積比較小,並且不再發生新瘡;而較重的則不斷出現新瘡。

發病原因:膿皰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皮膚病,由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引起。大多數孩子身上都帶有這類細菌,一旦皮膚破損,細菌就會侵入而發病。

寶寶狀態:寶寶會感到瘙癢和疼痛,病重時可能伴有發熱、嘔吐、腹瀉等症狀。

護理要點:應立即就醫。此病傳染性強,一發現就要馬上隔離,並對寶寶的衣物和房間進行消毒。媽媽、保姆等密切接觸者護理前必須洗手並戴口罩。爲了預防這種病, 需注意給寶寶勤洗澡勤換衣,避免衣物摩擦損傷皮膚。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 第3張

溼疹

溼疹是新生兒常見的皮膚異常,往往與孩子的體質有關,新生兒消化功能不成熟,不能完全消化所食奶中的蛋白質,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溼疹又叫奶癬,人工餵養小兒較母乳餵養孩子病情重,另外,寶寶皮膚比較柔軟,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與溼疹也有一定關係。

孩子出生後兩週開始,表現在寶寶面部的眉部及髮際處皮膚表面出現紅斑、丘疹、皰疹、糜爛、滲液和結痂,有的波及四肢及軀幹。由於皮疹較癢,孩子有時會出現哭鬧。外界溫度越高越重,溼疹一般無需治療,隨着孩子輔食的添加會自然好轉,但嚴重的溼疹,或繼發細菌感染應到醫院就診。

溼疹除查找誘發因素予以糾正外,還應採取全身、局部綜合治療。另外,乳母可暫停吃雞蛋等富含動物蛋白質的食物,不可使用肥皂或用熱水燙洗局部,並避免太陽照曬,避免毛衣或其他化纖織物與皮膚接觸,急性期局部有滲出可用1%~4%硼酸液溼敷或雷佛諾爾氧化鋅軟膏外塗,激素類產品雖見效快,但一旦停藥容易復發,並且長期使用後殘留物會導致皮膚髮白甚至發黑,儘量不要選用。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 第4張

尿布疹

尿布疹也叫紅臀,是由於新生兒柔嫩的皮膚受尿液的刺激而致,也有與洗尿布時肥皂水未完全沖洗乾淨刺激皮膚引起。表現是在墊尿布的部位皮膚髮紅,甚至皮膚糜爛,容易發生細菌感染。防治關鍵是大便後洗淨臀部,給寶寶擦屁股要輕,外塗以用魚肝油滴劑與凡士林混合配製的紅臀膏或塗以經過消毒的植物油。還可用燈泡或電吹風局部烘烤,每天2~4次,每次10~15分鐘,以促使紅臀部位的皮膚乾燥和局部血供,但烘烤應離臀部皮膚有一定的距離防燙傷。及時更換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尿片,勿在尿布下墊放塑料布或橡皮布,如用尿不溼則選擇質量好且透氣性能好的,尿片或尿不溼包裹不宜太緊,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 第5張


常見的脂溢性皮炎

病症表現:新生兒會在兩頰、頭皮、耳朵後側、眉毛等處出現類似油垢的黃色硬痂, 嚴重時身體也會結痂,皮膚紅腫。

發病原因:發病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確,可能與皮脂腺分泌過多有關。

寶寶狀態:寶寶會感到很癢,不舒服。

護理要點:洗澡前在寶寶頭上先塗點嬰兒油,等痂皮軟化後再輕輕抓洗,此時頭髮通常也會跟着脫落。兩頰和耳後常用溫水清洗,痂皮如已鬆動可用手輕輕剝掉。若結痂嚴重,就需要帶寶寶上醫院就診。

新生兒常見皮膚問題 第6張


傳染病
呼吸系統
出生疾病
消化系統
皮膚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