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疾病 > 出生疾病 > 瞭解新生兒溶血病

瞭解新生兒溶血病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溶血病主要是指母嬰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病。人類血型系統有40多種,但以ABO和Rh血型系統母嬰不合引起溶血者爲多見,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統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極爲少見。

瞭解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主要是指免疫性溶血病。人類血型系統有40多種,但以ABO和Rh血型系統母嬰不合引起溶血者爲多見,其他如MNS、Kell、Duffy、Kidd等血型系統不合引起的溶血病極爲少見。

新生兒溶血病病因:

本病主要是母嬰間血型不合而產生同族血型免疫反應的遺傳性疾病。胎兒由父母新方面遺傳來的顯性抗原恰爲母親所缺少,此抗原侵入母體,產生免疫抗體,通過胎盤絨毛膜進入胎兒血循環與胎兒紅細胞凝集、使之破壞而出現溶血,引起貧血、水腫、肝脾腫大和生後短時間內出現進行性重度黃疸,甚至發生膽紅素腦病。目前已發現人類有26個血型系統、400多個血型。

每個血型系統在遺傳上都是獨立的,並按孟德爾法則遺傳。引起新生兒溶血病以的ABO系統爲最多,次爲Rh系統,其它如MN、Kell、Duffy系統等血型不合引起的本病較少見。在上海前18年所見的835例中ABO不合的佔85.3%,Rh不合佔15.6%,MN不合佔0.1%。附一:ABO血型不合多數發病於男方A或B或AB、女方O型,前者顯性成爲抗原,後者隱性無抗原;少數發病於女方A或B型的雜合子,由男方血型中的顯性抗原進入缺少該顯性抗原的雜合子女孩與O基因的卵子結合,同樣可以發病。至於以後幾胎的發病與否、取決於男方的該基因屬於純合子還是雜合子。由於女方血液中可以存在天然的抗體(α或β凝集素),所以第一胎亦可發病。因爲A(B)抗原性較弱,抗A(B)抗體進入胎兒體內,部分被血型物質中和以及組織細胞吸附處理掉,故發病僅佔母嬰ABO血型不合的少數。 附二:Rh血型不合Rh血型系統中共有6種抗原,分成3組:Cc、Dd和Ee。每組任意一個抗原,共3個抗原、組成一基因複合體。

每人有兩組基因複合體,一組來自父方,一組來自母方。兩組基因複合體中均無D抗體者稱Rh陰性;有D抗原者稱Rh陽性,雜合子只有一個D抗原,純合子有兩個D抗原。上海市中心血站檢查5萬漢族人,Rh陰性者佔0.34%,維吾爾族人約4.96%爲Rh陰性。d抗原純屬理論性,因至今尚未發現過抗d抗體。Rh系統中D抗原最強。從上表中也可看出Rh溶血病的母親多數是Rh陰性,引起死胎和新生兒死亡的也最多。但Rh陽性母親的孩子同樣也可以得病,只有其血型類別不同而已,其中以抗E較多見。Rh溶血病在第一胎因抗體濃度不高,發病甚少。初次免疫反應產生的IgM抗體需要2~6個月,且較弱,不能通透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不久後才產生的少量IgG抗體,經過一段時間後即停止並減弱。

故第一胎常處於初次免疫反應的潛伏階段。當再次妊娠第二次發生次發免疫反應時,僅需數日就可出現主要爲IgG能通過胎盤的抗體,並迅速增多。故往往第二胎才發病。Rh系統的抗體只能由人類紅細胞引起,若母親有過受血史、且Rh血型又不合,或母親(Rh陰性)出生時被Rh陽性外祖母的D抗原致敏,則第一胎也可發病,後者即所所謂“外祖母”學說。母嬰血型不合時,母親雖有被免疫可能,但並非必有可免。Woodrow複習文獻後稱,分娩一個Rh陽性ABO配合的第一個嬰兒後6個月內,有明顯Rh免疫危險的約爲8%。在第二次Rh陽性妊娠(已被第一次敏感化的)時,發生Rh抗體的亦爲8%。故第一次ABO配合、Rh陽性的妊娠後,發生Rh免疫的總危險性約爲16%。ABO不合、Rh陽性的妊娠,發生Rh免疫的危險性甚小,只及ABO配合、Rh陽性妊娠的10%~20%,亦即只有2%原因不明。可能由於ABO不合時,紅細胞進入母體血管內就溶血,其Rh抗原物南在肝臟被破壞有關。

發病機理

新生兒同族免疫性溶血是由於母體存在與胎兒血型不相容的血型抗體(1gG)引起。因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循環,當母體缺乏胎兒紅細胞所具有的抗原時,母體就產生相應的血型抗體,此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循環,則引起胎兒紅細胞凝集、破壞。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多發生於O型血產婦所生的A型或B型血的嬰兒。因爲O型血孕婦中的抗A、抗B抗體IgG,可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壞。理論上母A型血,胎兒B型或AB型血,或母B,型血,胎兒A型或AB型血也可發病。但臨牀少見。主要是由於A型或B型血的產婦,其抗B、抗A的"天然"抗體主要爲IgM,不易通過胎盤屏障進入胎兒血循環。

由於A,B抗原因子在自然界廣泛存在,O型血婦女在孕前可能受血型物質的刺激,如寄生蟲、感染、注射疫苗及進食某些含有A,B抗原的植物等,使機體產生抗A、抗B的IgG,妊娠期間這些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而引起溶血。故本病約一半可發生在第一胎。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在Rh血型系統中有6種抗原(C,c;D,d;E,e)。其中以D抗原的抗原性最強。E,e,C,c次之,d目前尚未發現。中國國內多見於少數民族,因爲少數民族婦女中Rh陰性較多。當Rh陰性婦女所懷胎兒爲Rh陽性時,其D抗原通過胎盤進入母體血循環,刺激母體產生抗D抗體,此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而發生抗原抗體反應,使胎兒紅細胞發生凝集、破壞,出現溶血。

新生兒溶血病症狀:

新生兒溶血病的臨牀表現輕重不一,取決於抗原性的強弱、個體的免疫反應、胎兒的代償能力和產前的干預措施等因素。Rh溶血病臨牀表現較爲嚴重,進展快,而ABO溶血病的臨牀表現多數較輕。Rh溶血病一般不發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發生在第一胎。

1、胎兒水腫 嚴重者表現爲胎兒水腫,主要發生在Rh溶血病,在胎兒期有大量紅細胞破壞,患兒全身水腫、蒼白、皮膚瘀斑、胸腔積液、腹水、心音低、心率快、呼吸困難、肝脾腫大。胎盤也明顯水腫,胎盤重量與新生兒體重之比可達1∶(3~4),嚴重者可發生死胎。胎兒水腫的原因與嚴重貧血所致的心力衰竭、肝功能障礙所致的低蛋白血癥和繼發於組織缺氧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等因素有關。

2、黃疸 溶血病患兒黃疸出現早,一般在生後24h內出現黃疸,並很快發展,血清膽紅素以未結合膽紅素爲主。但也有少數患兒在病程恢復期結合膽紅素明顯升高,出現膽汁黏稠綜合徵。部分ABO溶血病黃疸較輕,與生理性黃疸相似。

3、貧血 溶血病患兒有不同程度的貧血,以Rh溶血病較爲明顯。如血型抗體持續存在可導致溶血繼續發生,患兒在生後3~5周發生明顯貧血(Hb<80g/L),稱晚期貧血,多見於未換血者和已接受換血的早產兒中。

4、肝、脾腫大 嚴重病例因髓外造血,出現肝、脾腫大。

5、膽紅素腦病(bilirubin cerebritis) 新生兒溶血病可發生膽紅素腦病,足月兒膽紅素超過18mg/dl,早產兒膽紅素超過12~15mg/dl就要警惕發生膽紅素腦病。開始表現爲神萎、吸吮反射和擁抱反射減弱、肌張力低下,歷時半天到1天,如病情進展,出現發熱、兩眼凝視、肌張力增高、抽搐、角弓反張等,可因呼吸衰竭或肺出血死亡。

新生兒溶血病治療護理:

1、胎兒治療 對已致敏的孕婦用益母草500g、當歸250g、川芎250g、白芍300g、廣木香12g共研成細末、煉密成丸,每丸重9g,孕期中每日服1~3次,每次一丸,直到分娩。中國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和協和醫院給Rh或ABO不合的孕婦口服黃疸茵陳沖劑(包括茵陳、制大黃、黃芩、甘草等),對防止流產、殆胎、早產及減輕新生兒症狀有一定療效。

在妊娠早、中、末期各進行10天的西藥綜合治療(維生素K 2mg,每天1次,維生素C500mg加25%葡萄糖40ml每天靜脈注射1次,氧氣吸入每天2次,每次每次20分鐘。維生素E 30mg每天3次需要整個孕期服用)了可減少死胎、流產、早產和減輕新生兒症狀。

由於妊娠越近足月,抗體產生越多,影響胎兒越大,死亡機會越多。若過去史有過死胎或本胎Rh抗體效價由低升高到1:32~64或由高突然轉低;胎心音出現雜音,孕末期腹圍、體重過度增大,或自覺全身乏力、胃納不佳,羊水膽紅素升高,影象診斷有水腫、腹水、肝脾腫大等都得考慮提早終止妊娠。一般在35~38周時引產,力爭L/S比值≥口服苯巴比妥一週(10~30mg每日3次)可減少RDS和增加胎兒肝細胞酶的活力,減輕生後黃量。ABO不合者較輕,很少需要提早終止妊娠。

若羊水光密度檢查提示有胎兒死亡可能的重症病例,可考慮在孚1周起進行宮內輸血,隔週再輸,以後每3~4週一次,將血注入胎兒腹腔以糾正貧血,使獲得存活機會。輸血量按胎齡減20乘10計算,進血量過多、腹壓超過臍靜脈壓力可致循環停止,胎兒死亡。但此法本身有引起感染、出血、早產可能,刺激胎盤可導致更多胎兒血液流入母體,加重病情,故一般不用。

2、臨產時的處理 儘可能準備好獻血員、器械和換知人員。一般ABO不合以足月自然產爲好,Rh不合需提早終止妊娠者可作剖宮產。由於紅細胞在胎內已有破壞,缺氧較明顯,出生時容易有窒息,需作好防範。胎兒娩出應即鉗住臍帶,以免臍血流入兒體過多,加重病情。斷臍時殘端留5~6cm,遠端結紮,裹以無菌紗布,??上1:5000呋喃西林液,保持溼潤,以備換血。胎盤端的臍帶揩清表面母血後,任臍帶血自動流入消毒試管3~5ml送特異性抗體及血清膽紅素測定,同時作血常規、血型、有核紅細胞計數,擠勒臍帶會使膠質混入血中,可影響抗人球蛋白試驗的正確性。胎盤需測理後送病理檢驗。胎盤越重,發病越劇。

3、新生兒治療 出生時的重點是防治貧血和心衰。有貧血、全身水腫、腹水、心衰者,在抽腹水、臍靜脈放血30~50ml後、立即換濃縮血。生後2~7天的重點是防治黃疸和膽紅素腦病。2個月內應注意嚴重貧血。

對於黃疸和高膽紅素血癥的處理,用光療法及中西藥物後能緩解大多數病例,但儘快移去抗體、減少紅細胞繼續破壞、降低膽紅素濃度、糾正貧血改善缺氧和防止心衰等,還是需要換血。其效果比光療、藥物好,但人力、物力花費較大,並有血栓和空氣栓塞、心臟停搏等危險和感染的可能,故應嚴格掌握指徵。

傳染病
呼吸系統
出生疾病
消化系統
皮膚五官
口腔疾病
泌尿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