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生兒 > 新生兒疾病 > 【新生兒溶血癥】 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癥 新生兒溶血癥的症狀

【新生兒溶血癥】 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癥 新生兒溶血癥的症狀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新生兒溶血癥】 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癥 新生兒溶血癥的症狀

什麼是新生兒溶血癥

新生兒溶血癥是指由於母子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產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這種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見Rh血型系統和ABO血型系統的血型不合。新生兒期其他導致溶血的原因還有紅細胞酶或紅細胞膜的缺陷,這些都有專有的名稱,只有血型不合的溶血稱爲新生兒溶血病。

懷孕期或分娩時可有爲數不等的胎兒紅細胞進入母體,若彼此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缺乏胎兒紅細胞所具有的抗原,母親會產生相應的抗體。這種免疫抗體可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引起溶血。

ABO血型系統共有“A”、“B”、“AB”和“O”型四種,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發生在母親是“O”型,胎兒是“A”型或“B”型者。RH血型系統中有抗原5種(C,c;D;E,e;),有D抗原者稱RH陽性,無D抗原者爲RH陰性,RH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見於母親是RH陰性,胎兒爲RH陽性者。有些母親雖然爲RH陽性,但缺乏E抗原,亦會發生RH溶血病。

我國漢族RH陽性者佔絕大多數(98~99%),陰性者不多,故RH血型不合的新生兒溶血病較其他民族少見。

在已發現的人類26個血型系統中,以ABO血型不合最爲常見,Rh血型不合較少見。據研究,新生兒溶血癥概率爲:ABO溶血病佔新生兒溶血病的85.3%,Rh溶血病佔14.6%,MN(少見血型)溶血病佔0.1%。

新生兒溶血癥的症狀

患新生兒溶血癥的寶寶會出現各種症狀,主要表現爲黃疸、肝脾腫大、貧血等,症狀輕重與溶血程度基本一致。多數ABO溶血病患者除引起黃疸外,其他改變不明顯。Rh溶血病症狀較重,可造成胎兒重度貧血,甚至心力衰竭、嚴重者死亡等後果。

新生兒溶血癥的症狀:黃疸

大多數Rh溶血病患者患兒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並迅速加重,而多數ABO溶血病在第2-3天出現。血清膽紅素以未結合型爲主,但如溶血嚴重、造成膽汁淤積,結合膽紅素也可升高。

新生兒溶血癥的症狀:貧血

程度不一。重症Rh溶血,生後即可有嚴重貧血或伴有心力衰竭,部分患兒因其抗體持續存在,也可於生後3-6周發生晚期貧血。

新生兒溶血癥的症狀:肝脾腫大

Rh溶血病患兒多有不同程度的敢比增大,ABO溶血病患兒則不明顯。

新生兒溶血癥的症狀:膽紅素腦病

血中膽紅素水平過高時會損傷腦細胞,引起膽紅素腦病,這是溶血病最嚴重的併發症。一般發生在分娩後4-7天,表現爲黃疸加重,患兒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嗜睡、餵養困難、雙眼凝視、驚厥等。如不及時治療,可致死亡或有運動功能障礙、智能落後等後遺症。

ABO和Rh等不合的溶血癥狀基本相同只是輕重程度有所不同,前者輕、病情進展較慢;後者重病情進展快。

輕型者:

出生時與正常新生兒無異,1-2天后逐漸出現黃疸和貧血、程度日益加深或稍有嗜睡拒食,這種病例甚易誤診爲主生理性黃疸。

重型者:

因胎兒紅細胞大量破壞出現貧血、全身水腫、胸腹腔積液肝脾腫大致成死胎、流產或早產。有的出生時因貧血水腫、心力衰竭而死亡。

新生兒溶血癥的原因

由於媽媽的血型與胎兒(或嬰兒)的血型不合,如Rh血型不合或ABO血型不合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病,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較ABO血型不合爲嚴重。當存在ABO血型不合時,Rh血型不合的溶血常不易發生;其機制可能爲ABO血型不符所產生的抗體已破壞了進入母體的胎兒紅細胞,使Rh抗原不能被母體免疫系統發現。

ABO血型不合

新生兒溶血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見,主要發生在母親O型,而胎兒(或嬰兒)爲A型或B型。如母親AB型或嬰兒“O”型,則不發生ABO溶血病。

1、40%-50%的ABO溶血病發生在第一胎,分娩次數越多,發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嚴重。其原因是:O型母親在第一胎妊娠前,已受到自然界A型或B型物質(某些植物、寄生蟲、傷寒疫苗等)的刺激,產生抗A或抗B抗體(IgG)。

2、在母子ABO血型不合中,僅1/5發生ABO溶血病,其原因爲:①胎兒紅細胞抗原性強弱不同,導致抗體產生量的多少各異;②除紅細胞外,A或B抗原存在於許多其他組織,只有少量通過胎盤的抗體和胎兒紅細胞結合,其餘的被組織或血漿中的可溶性的A或B物質吸收。

Rh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癥在我國的發病率較低。通常是母親爲Rh陰性,胎兒爲Rh陽性而血型不合,並引起溶血。

Rh溶血病一般不發生在第一胎,這是因爲自然界沒有Rh血型物質,Rh抗體只能由人類紅細胞Rh抗原刺激產生。既往輸過Rh陽性血的Rh陰性母親,其第一胎可發病。極少數Rh陰性母親雖未接觸過Rh陽性血,但其帶一臺也發生Rh溶血病,這可能是由於Rh陰性孕婦的母親爲陽性,其母懷孕時已使孕婦致敏,故其第一胎髮病。

新生兒溶血癥的檢查

實驗室檢查

1、母子血型檢查

檢查母子ABO和Rh血型,證實有血型不合存在。ABO溶血病者母親爲O型,新生兒爲A或B型。Rh溶血病者母親爲Rh陰性(D抗原陰性),新生兒爲Rh陽性。如母親爲Rh陽性(但C或E抗原陰性,胎兒C或E抗原陽性),嬰兒Rh陽性,也可發生抗E、抗C、抗e、抗C引起的溶血病。

2、檢查有無溶血——血清膽紅素

溶血時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細胞減少,早期新生兒血紅蛋白<145g l="">6%);血塗片有核紅細胞增多(>10/100個白細胞)。血清總膽紅素和未結合膽紅素明顯增加,溶血病患兒生後黃疸逐漸加深,膽紅素水平呈動態變化,需每天隨訪2-3次。

3、致敏紅細胞和血型抗體測定

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即改良Coombs試驗,是用“最適稀釋度”的抗體人球蛋白血清與重複洗滌後的受檢紅細胞鹽水懸液混合,如有紅細胞凝聚爲陽性,表明紅細胞已致敏。該項檢查是確診實驗。Rh溶血病其陽性率高而ABO溶血病陽性率低。

抗體釋放試驗:聽過加熱使患兒血腫致敏紅細胞血型抗體釋放與釋放液中,將與患兒相同血型的成人紅細胞(ABO系統)或O型標準紅細胞(Rh血型)加入釋放液中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如有紅細胞凝聚爲陽性。是監測致敏紅細胞的敏感試驗,也爲確診實驗。Rh和ABO溶血病一般均爲陽性。

遊離抗體試驗:在患兒血清中加入與其他相同血型的成人紅細胞(ABO系統)或O型標準紅細胞(Rh系統)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如有紅細胞凝聚爲陽性。表明血清中存在遊離的ABO或Rh血型抗體,並可能與紅細胞結合引起溶血。此項實驗有助於估計是否繼續溶血、換血後的效果,但不是確診實驗。

其他輔助檢查

1、X線檢查 見胎頭顱骨外軟組織暈輪形成透明帶,體形變胖,手足不能屈曲或有胎盤陰影增大。

2、超聲檢查 對診斷胎兒重度水腫併發腹水有幫助。用超聲波檢查如胎兒皮膚厚度超過5mm者即示胎兒水腫。超聲監測可探及肝脾腫大和周圍水腫,並可用經腹壁羊水穿刺檢測膽紅素在羊水中的存在。羊水中膽紅素的增加,特別是結合超聲證實肝脾腫大或水腫,提示預後危重,需要在超聲引導下經腹壁輸注紅細胞,如果胎兒接近足月應儘快結束妊娠。

新生兒溶血癥的診斷

1、產前診斷

既往有不明原因死胎、流產、新生兒中毒黃疸史的孕婦及其丈夫均應進行ABO、Rh血型檢查,不合者進行孕婦血清華中抗體檢測。孕婦血清中IgG抗A或抗B>1:64,提示有可能發生ABO溶血病。Rh陰性孕婦在妊娠16周時應檢測血中Rh血型抗體做爲基礎值,以後每2-4周檢測一次,當抗體效價上市時,提示可能發生Rh溶血病。

2、生後診斷

新生兒娩出後黃疸出現早。且進行性加重,有母子血型不合,改良Coombs試驗和抗體釋放試驗中有一項陽性者即可確診。

新生兒溶血癥怎麼治療

如正確、及時診斷,則新生兒溶血癥可以治好。提早分娩,可防止宮內嚴重貧血造成的死胎;有重症貧血、水腫、黃疸迅速加重者,需換血。換血的目的是移出抗體及膽紅素,防止核黃疸。糾正貧血重症貧血病,換血前可作光療;一般無換血指徵的寶寶均可用光療,此法簡單有效。

1、光照療法

指徵:當血清總膽紅素水平增高時,根據胎齡、患兒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及生後日齡,對照日齡膽紅素與光療干預列線圖,當達到光療標準即可進行。

原理:光療作用下使未結合膽紅素光異構化,可不經肝臟處理,直接膽汁和尿液排出。光療主要作用於皮膚淺層組織,光療後皮膚黃疸消退並不表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已達到了正常。

設備:主要有光療箱、光療燈和光療毯等。光照時,嬰兒雙眼用黑色豔照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除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外,其餘均裸露;可以連續照射,也可間隔12小時進行。

副作用:可出現發熱、腹瀉和皮疹,但多不嚴重,可繼續光療;藍光可分解體內核黃素,光療超過24小時可引起核黃素減少,故光療時應補充核黃素。此外,光療時應適當補充水分及鈣劑。

2、藥物治療

供給白蛋白:數學獎每次10-20ml/kg或白蛋白1g/kg,以增加其與未結合膽紅素的聯結,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糾正代謝性酸中毒:應用5%碳酸氫鈉提高血液pH值,以利於未結合膽紅素與白蛋白的聯結。

肝酶誘導劑:能誘導UDPGT酶活性、增加肝臟結合和分泌膽紅素的能力。常用口服苯巴比妥鈉,可誘導肝酶活性,有利於未結合膽紅素經肝酶作用變爲結合膽紅素,而不透過腦膜。

靜脈用免疫球蛋白:可阻斷網狀內皮系統Fc受體,抑制吞噬細胞破壞已被抗體致敏的紅細胞。

3、換血療法

作用:換出部分血中游離抗體和致敏紅細胞,減輕溶血;換出血中大量膽紅素,防治發生膽紅素腦病;糾正貧血,改善攜氧,防止心力衰竭。

指徵:大部分Rh溶血病和個別嚴重的ABO溶血病需換血治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即應換血:

①產前已明確診斷,出生時臍血總膽紅素>;68μmol/L(4mg/dl),血紅蛋白低於120g/L,伴水腫、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②生後12小時內膽紅素>;12μmol/L(0.7mg/dl)者。

③光療失敗,指高膽紅素血癥經光療4-6h後血清總膽紅素仍上升8.6μmol/L.H[0.5mg/(dl·H)]。

④已有膽紅素腦病的早起表現者。

方法:

①血源:Rh溶血病應選用Rh系統與母親同型、ABO系統與患兒同型的血液,緊急或找不到血源時也可選用O型血。母O型、子A或B型的ABO型溶血病,最好用AB型血漿和O型紅細胞的混合血。有明顯貧血和心理衰竭者,可用血漿減半的濃縮血。

②換血量:一般爲患兒血量的2倍(約150-180ml/kg),大約可換出85%的致敏紅細胞和60%的膽紅素及抗體。

③途徑:一般選用臍靜脈或其他較大靜脈進行換血,也可選用臍動、靜脈進行同步換血。

注意事項:

①換血操作較複雜,易發生感染、血容量改變及電解質紊亂等併發症,所以必須謹慎從事。

②藥物方面,主要目的是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預防膽紅素腦病。中西藥可聯合應用。

③生後2個月內,重症溶血常發生嚴重貧血,應注意複查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若血紅蛋白<;70g/L,可小量輸血。輕度貧血可口服鐵劑治療。

4、其他治療

防治低血糖、低血鈣、低體溫、糾正缺氧、貧血、水腫、電解質紊亂和心力衰竭等。

上述方法中,重症溶血主要靠輸血。輕症可用光療藥物等綜合治療,應用光療後目前ABO溶血的患兒很少需要換血。

新生兒溶血癥的護理要點

1、執行新生兒常規護理,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2、針對病因的護理,預防核黃疸的發生。

實施光照療法和換血療法,並做好相應護理。

遵醫囑給予白蛋白和酶誘導劑。

糾正酸中毒,以利於膽紅素和白蛋白的結合,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合理安排補液計劃,根據不同補液內容調節相應的滴速,切忌快速輸入高滲性兕物,以免血腦屏障暫時開放,使已與白蛋白聯結的膽紅素也進入腦組織。

3、合理餵養:黃疸期間常表現爲吸吮無力,納差,應耐心餵養,按需調整餵養方式如少量多次、間歇餵養等,保證奶量攝入。

4、病情觀察:注意皮膚粘膜、鞏膜的色澤,監測膽紅素;注意神經系統的表現,如患兒出現拒食、嗜睡、肌張力減退等膽紅素腦病的早期表現,立即通知醫生,做好搶救準備;觀察大小便次數、量及性質,如出現胎糞延遲排出,應予灌腸處理,促進糞便及膽紅素排出。

5、健康教育:使家長了解病情,取得家長配合;發生膽紅素腦病者,注意後遺症的出現,給予康復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溶血癥的常見問題

新生兒溶血癥可以治癒嗎?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由於母子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產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這種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見Rh血型系統和ABO血型系統的血型不合。新生兒期其他導致溶血的原因還有紅細胞酶或紅細胞膜的缺陷,這些都有專有的名稱,只有血型不合的溶血稱爲新生兒溶血病。

新生兒溶血病的臨牀表現輕重不一,取決於抗原性的強弱、個體的免疫反應、胎兒的代償能力和產前的干預措施等因素。Rh溶血病臨牀表現較爲嚴重,進展快,而ABO溶血病的臨牀表現多數較輕。Rh溶血病一般不發生在第一胎,而ABO溶血病可發生在第一胎。

現在治療新生兒溶血癥是有很多的方法的了,而且科技這麼發達,是一定可以治好的。

新生兒溶血癥機率有多大?

新生兒溶血癥是危害新生寶寶健康的一大殺手,通常是指由於母嬰血型不合,母血中抗體進入新生兒的血液循環並進而破壞新生兒的紅細胞,導致發生溶血性貧血的一類疾病。臨牀上主要表現爲皮膚黃疸,嚴重的出生時就有明顯的水腫、貧血。那麼新生兒溶血癥發病機率究竟有多大?

據統計,在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機率會出現母嬰血型不合。也就是說,這些母親分娩出的孩子都有可能患上新生兒溶血癥,概率之高使孕媽咪擔憂不斷。

新生兒溶血病換血療法是什麼

新生兒溶血病當血清膽紅素水平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達到換血標準時需要進行換血療法。ABO溶血癥只有個別嚴重者才需要換血治療。

換出部分血中游離抗體和致敏紅細胞,減輕溶血;換出血中大量膽紅素,防治發生膽紅素腦病;糾正貧血,改善攜氧,防止心力衰竭。

新生兒溶血病換血療法指徵

大部分Rh溶血病和個別嚴重的ABO溶血病需換血治療。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即應換血:

1、產前已明確診斷,出生時臍血總膽紅素>;68μmol/L(4mg/dl),血紅蛋白低於120g/L,伴水腫、肝脾大和心力衰竭者。

2、生後12小時內膽紅素>;12μmol/L(0.7mg/dl)者。

3、光療失敗,指高膽紅素血癥經光療4-6h後血清總膽紅素仍上升8.6μmol/L.H[0.5mg/(dl·H)]。

4、已有膽紅素腦病的早起表現者。

新生兒溶血病換血療法具體方法

1、血源:Rh溶血病應選用Rh系統與母親同型、ABO系統與患兒同型的血液,緊急或找不到血源時也可選用O型血。母O型、子A或B型的ABO型溶血病,最好用AB型血漿和O型紅細胞的混合血。有明顯貧血和心理衰竭者,可用血漿減半的濃縮血。

2、換血量:一般爲患兒血量的2倍(約150-180ml/kg),大約可換出85%的致敏紅細胞和60%的膽紅素及抗體。

3、途徑:一般選用臍靜脈或其他較大靜脈進行換血,也可選用臍動、靜脈進行同步換血。

新生兒溶血病換血療法注意事項

1、換血操作較複雜,易發生感染、血容量改變及電解質紊亂等併發症,所以必須謹慎從事。

2、藥物方面,主要目的是降低血清非結合膽紅素,預防膽紅素腦病。中西藥可聯合應用。

3、生後2個月內,重症溶血常發生嚴重貧血,應注意複查紅細胞和血紅蛋白,若血紅蛋白<;70g/L,可小量輸血。輕度貧血可口服鐵劑治療。

新生兒溶血癥的預防

抵禦新生兒溶血癥的威脅,防大於治,做好以下幾點,能夠很好的預防新生兒溶血癥:

胎兒期

在胎兒期即可作出診斷。

1、提前分娩

Rh陰性孕婦既往有死胎、流產史,可取母親的血做免疫學檢查,如查出抗體陽性時應對孕婦逐月追蹤檢查抗體效價的變化,本次妊娠中Rh抗體效價由低升至1∶32或1∶64以上,測定羊水膽紅素值增高,且羊水磷脂酰膽鹼/鞘磷脂比值>2(提示胎肺已成熟)者,可考慮提前分娩,以減輕胎兒受累。

2、反覆血漿置換

對重症Rh溶血病孕婦產前監測血Rh抗體滴定不斷增高者,可給予反覆血漿置換治療,以換出抗體。減輕胎兒溶血。

3、宮內輸血

胎兒水腫,或胎兒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可行宮內輸血,直接將與孕婦血清不凝集的濃縮紅細胞在B超監護下注入臍血管。

4、藥物

自妊娠4個月起,可口服中藥益母草、當歸、白芍、廣木香,每天一劑,直至分娩。對ABO血型不合溶血病的孕婦可給中藥如茵陳等預防。孕婦在預產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90mg/d,以誘導胎兒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產生。

5、終止妊娠

應給孕婦做綜合性治療,以減少抗體產主,必要時應終止妊娠。

出生後

Rh陰性婦女在娩出Rh陽性嬰兒72h內,應儘早肌注抗RhDIgG300g,以避免被致敏;下次妊娠29周時再肌注300g效果更好。

對Rh陰性婦女的流產者,產前出血、羊膜穿刺後或宮外孕輸過Rh陽性血時,應肌注同樣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