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體檢免疫 > 1-3歲寶寶體檢項目有哪些?

1-3歲寶寶體檢項目有哪些?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在1-3歲時定時體檢十分必要,這是及時發現寶寶生長髮育中是否出現異常最有效的方法,一般來說,1-3歲寶寶應半年一次體檢,體檢項目主要有以下這些。

1-3歲寶寶體檢項目有哪些?

專家認爲,1至3歲的孩子定期體檢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幫助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干預。在正常情況下,1-3歲幼兒應半年做1次身體檢查。

工具/原料

寶寶1週歲時的體檢

動作發育:這時候的孩子能自己站起來,能扶着東西行走,能手足並用爬臺階,能用蠟筆在紙上戳出點或道道。

視力:可拿着父母的手指指鼻、頭髮或眼睛,大多會撫弄玩具或注視近物。

聽力:喊他時能轉身或擡頭。

牙齒:按照公式計算,應出6~8顆牙齒。乳牙萌出時間最晚不應超過一週歲。如果孩子出牙過晚或出牙順序顛倒,就要尋找原因,它可能是缺鈣引起的,也可能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

 步驟/方法

 寶寶18個月時的體檢

大小便:能夠控制自己的大便,在白天也能控制小便,如果尿溼了褲子也會主動示意。

動作發育:能夠獨立行走,會倒退走,會跑,但有時還會摔倒;能扶着欄杆一級一級上臺階,下臺階時,他就往後爬或用臀部着地坐着下。

視力:此時應注意保護孩子的視力,儘量不讓孩子看電視,避免斜視。

聽力:會聽懂簡單的話,並按你的要求做。

血液:孩子須檢查血紅蛋白,看是否存在貧血情況。

這時候的孩子如果有一些特殊的問題引起醫生的關注,醫生可能就會在這次體檢的時候提醒你。

蛔蟲症:1歲半的孩子,自己能夠吃東西、喝水,但還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容易感染蛔蟲症。應查一下大便,看是否有蟲卵。

肘部脫位:1歲半的孩子活潑而好動,但其肘關節囊及肘部韌帶鬆弛薄弱,在突然用力牽拉時易造成撓骨頭半脫位。家長在給孩子穿衣服時,教訓孩子時,應避免過猛的牽拉動作。

寶寶2週歲時的體檢

動作發育:能走得很穩,還能跑,能夠自己單獨上下樓梯。能把珠子串起來,會用蠟筆在紙上畫圓圈和直線。

大小便:完全能夠控制。

牙齒:乳牙20顆已出齊,此時要注意保護牙齒。。

聽力:大約掌握了300個左右的詞彙,會說簡單的句子。如果孩子到2歲仍不能流利地說話,要到醫院去做聽力篩查。

 寶寶3週歲時的體檢

動作發育:能隨意控制身體的平衡,完成蹦跳,踢球、越障礙、走S線等動作,能用剪刀、筷子、勺子,會摺紙、捏彩泥。

視力:孩子到3歲時,視力達到0.5,已達到與成人近似的精確程度。此時寶寶應進行一次視力檢查,我國大約3%的兒童發生弱視。孩子自己和家長一般難以發現。在3歲時如能發現,4歲以前治療效果最好,5~6歲仍能治療,12歲以上就不可能治療。

牙齒:醫生會檢查是否有齲齒,牙齦是否有炎症。

 注意事項

幼兒體檢注意事項

·什麼時間去醫院最適合你的孩子

不要在孩子的休息時間或者用餐時間帶他去體檢,也不要在他煩躁的時候去,嬰幼兒一般在早晨和上午的表現更好些。瞭解並避開醫院就診的高峯時間,這樣你不至於在候診室等待太長時間,讓你和你的孩子都心煩意亂。

·有些問題最好單獨約時間跟醫生談

如果你的孩子有尿牀或者厭食這類的問題,你就需要和醫生多談。不過孩子可沒有那麼好的耐心再多等你半小時,所以與其拼命拽着孩子和醫生談話,倒不如在給孩子做完檢查後,重新和醫生約個時間。

 ·體檢之前讓孩子吃飽或者隨身攜帶小零食

孩子吃飽後一般精力充沛,而且不容易煩躁。

·不要穿太多衣服,鞋子要方便解脫

體檢時要給孩子脫去一件又一件的衣服,那可是很麻煩的事情。而且許多初學走路的孩子不喜歡脫鞋——尤其是陌生人給他脫鞋。給孩子穿上容易脫掉的衣服,最好是長大衣。而且一定要在體檢前親自給孩子脫衣,這樣就不用勞煩醫生。

·在以前體檢時遇到的麻煩,這次一定要提前預防

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害怕哪些複雜的體檢儀器,最好儘量避免直播接接觸。如果孩子不喜歡脫光衣服,那就和醫生商量,看是否可以更換檢查方式,在孩子穿着衣服時完成檢查項目。有時孩子在檢查時需要你在旁邊緊緊抓住他,這樣他覺得更加安全,爲此一定要獲得醫生的同意,讓孩子坐在你的膝蓋上接受檢查。

·哪些是必須請教醫生的問題

把要向醫生請教和討論的問題列出清單,這樣你不會遺漏某些重要事項。而且在醫生解答時,你最好用紙筆做些記錄,方便時也可以帶個小錄音機,幫助你牢記醫生的指導。有些問題是每次都少不了詢問的:我的孩子發育是否正常在他的一下成長階段我應該重點注意哪些方面育兒方式應該有什麼變化他的免疫系統發育正常嗎等等。

 ·沒有什麼問題是不該問的

你和醫生面對面交談的機會並不多,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的某些方面是否正常,或者你聽說又有什麼新的保健品,卻不知道你的孩子是否需要,諸如此類的問題,你就直接問醫生好了。如果你擔心問得太多是否會顯得自己很愚蠢,那就太多慮了。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