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春龍節的由來及及春龍節的習俗

春龍節的由來及及春龍節的習俗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龍節的由來及及春龍節的習俗

春龍節的來及及春龍節的習俗
 

春龍節是指農曆二月二,二月二龍擡頭,舊時曾有句民諺“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是預示來年的五穀豐登,這一天很多人都去理髮,叫“剃龍頭”,可以保佑人們鴻運當頭。就像大多數傳統節令一樣,春龍節有它的風俗習慣,也有它的由來。

2012春龍節是幾月幾日

今年春龍節是公曆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農曆二月初二,龍擡頭。

二月二龍擡頭的傳說

農諺“二月二,龍擡頭”,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裏不再出來。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採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擡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甦醒。所以俗話說“二月二,龍擡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二月二”還有一種說法叫春龍節。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

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捱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後,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

人們爲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裏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裏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佈雨。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二月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着:“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裏用竈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麪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這一天,其它習俗也很多,起牀前,先念“二月二,龍擡頭,龍不擡頭我擡頭。”起牀後還要打着燈籠照房樑,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樑,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不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

從科學角度看,農曆二月初二還是“驚蟄”前後,大地開始解凍,天氣逐漸轉暖,農民告別農閒,開始下地勞作了。所以,古時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於我國民間的春龍節,在古時又稱“春耕節”。據說,這一天如果還沒有醒的話,那轟轟隆隆的雷聲就要來呼喚它了。

春龍節的習俗有哪些

二月初二近午,家家點燈、燒香、上供,還要吃湯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挑老頭、吃龍腿、金豆開花,意味着龍王開天、興雲佈雨、五穀欲登,以慶吉祥。這天的麪條叫“龍鬚麪”,這天捏的彎月狀的餃子稱“龍牙”,烙餅、煎餅則謂“龍鱗餅“。望子成龍的家長還要帶孩子去理髮,希望能像龍擡頭那樣,躍登龍門。此外,這天還不讓婦女做針線活,以免刺傷龍的眼睛。

接春習俗則主要爲農家晨起用牲酒、爆竹祭神,稱“接春”。用薺菜、艾草做春盤、春餅(青餅),飲春酒,然後下田試耕,稱“打春”、“鬧春”,寓意早種將有好收成。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