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O型腿/X型腿?元兇是紙尿褲或過早站立?腿型的迷思與真相!

寶寶O型腿/X型腿?元兇是紙尿褲或過早站立?腿型的迷思與真相!

來源:育娃網    閱讀: 4.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次,常爸出差在高鐵站候車,聽到旁邊一個奶奶急赤白臉地講着電話:“我告訴你,千萬別再給孩子穿尿不溼了,萬一穿出個羅圈腿怎麼辦?!到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

還有一次,一個媽媽向我抱怨,說家裏老人在孩子(6、7個月左右)睡覺的時候一定要給他綁腿,說是這樣腿才能直。這位媽媽提醒老人說,綁腿不好,現代的育兒理念是睡覺時要讓孩子舒展四肢。老人回答:你從小睡覺就是這麼綁着腿的,看看你現在腿多直!不聽我的,長大變成羅圈腿,到時候你後悔都來不及!

常爸這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在糾結孩子O型腿的問題!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O型腿吧,順帶把X型腿也談一談。

首先,什麼是O型腿和X型腿?

如果腳趾朝前,放鬆站立,雙踝併攏,雙膝未觸碰,這是O型腿,又稱膝內翻。

如果腳趾朝前,放鬆站立,雙膝併攏,雙踝未碰觸,這是X型腿,又稱膝外翻。

雖然這兩種腿型是因爲骨骼的扭轉而發生的,但是這種觀察方式最直觀,也最簡便。

寶寶O型腿/X型腿?元兇是紙尿褲或過早站立?腿型的迷思與真相!

參考鏈接

NHS Plymouth Hospitals. Knock Knee and Bow Legs [Internet]. 2011 [Cited 2011 Aug 26]; Available from

Bowlegs (12 to 24 mo.)

_bowlegs-12-to-24-mo_

關於O型腿的常見疑問 1疑問一

問題:尿不溼會導致O型腿?

答案:冤枉!

O型腿,是由小腿脛骨扭轉引起的,雖然看上去是腿骨彎了,但實際上是股骨(大腿)和脛骨(小腿)之間因扭轉產生了一個角度。而尿不溼僅僅觸及髖部,與小腿無關。所以,說穿尿不溼會引起O型腿,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常爸遍尋英文資料,沒有研究表明穿紙尿褲與O型腿相關(看來國外根本沒有把這當作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而且,一篇文章列舉了導致O型腿的數十條原因,甚至包括了一些極爲罕見的疾病,也沒見到尿不溼的影子。

而且,尿不溼在國外已經使用了二三十年,也就是說,第一批使用尿不溼的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且並沒有數據表明O型腿在這些國家呈上升比率。

參考鏈接

1911 Encyclop?dia Britannica/Bow-Leg

_Encyclop%C3%A6dia_Britannica/Bow-Leg

Causes in Children: Knock knees in children

_knees_in_

2疑問二

問題:很早站立或走路,會導致O型腿?

答案:在成人幫助下的短時站立反而有利,但胖寶寶需謹慎。

很多寶寶從6、7個月開始,就會有站立的慾望,十分享受被成人支撐着腋下來直立一會兒,甚至蹦跳幾下的感覺。那麼讓嬰兒在父母的腿上站立或上下蹦躂,會導致O型腿嗎?

美國兒科醫生Kristen Stuppy認爲,只要不是時間過長,幫助寶寶站立一會兒,蹦跳幾下,並不會造成O型腿,反而能夠幫助他們建立強大的軀幹肌肉。美國《父母》雜誌也認爲,這是嬰兒正在學習如何承擔自己腿部的重量,並且找到自己的重心,既有趣又利於刺激發育,並不會造成O型腿。

當然,在此常爸並不是建議在寶寶沒有做好站立、學步的時候,就要讓他們過早地進行這方面的訓練。自主站立和走路,是個水到渠成的事,不可“拔苗助長”;但如果是孩子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夠了,自己學會站立和走路,也不用擔心很早學會站立或走路會引起O型腿。但是,在關於布朗特病(一種能引起O型腿的骨病)的研究中,有數據顯示,在很早學會走路的胖寶寶中,布朗特病的發病率較高(不過目前還不能證實它們之間有必然因果關係)。

參考鏈接

Will Having a Baby Stand Make Them Bow Legged?

14 Most Outdated Pieces of Baby Advice

Bow Legs in Children

3疑問三

問題:給寶寶綁腿能治療O型腿?

答案:千萬不要!百害而無一利!

很多老人喜歡幫孩子綁腿,認爲可以緩解羅圈腿,或使其儘快恢復。但實際上,這卻是一件十分危險的事情。研究表明,綁腿容易引發髖關節脫位。捆綁造成的肌肉緊張、血流不暢,會降低寶寶免疫力。由於寶寶無法自由活動,也會使其大腦發育受限。如果是夏天,還可能造成痱子、溼疹等。這百害而無一利的“土方”,可千萬別給寶寶們用啦!

參考來源

How You Carry Your Baby Can Affect Their Health – Nanaimo Chiropractor

《寶寶睡覺別綁腿》,張熙照(重慶市中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

寶寶O型腿/X型腿?元兇是紙尿褲或過早站立?腿型的迷思與真相! 第2張

O型腿-->X型腿-->直腿,是寶寶正常的生長軌跡。爸爸媽媽們都會發現,絕大多數寶寶在出生時都是O型腿,像只小青蛙,這通常是由於寶寶們在子宮內被“包裹”着時的姿勢而造成的。這時的O型腿大部分是生理膝內翻,是生長過程中正常的腿型變化。

“1000個嬰兒裏也不會有一個腿是直的,但是當他們3-4歲的時候,99%的孩子都會變得好好的。”波士頓兒童醫院的整形外科醫生Samantha Spencer博士這樣說。也許99%只是一個表示“絕大多數”的虛數,但足以說明不必爲O型腿而過於憂慮。

當寶寶開始學步,O型腿就會開始逐漸改善。

通常,在開始走路6-9個月後,最晚至3歲,大多數孩子的O型腿消失。

之後,X型腿的症狀逐步顯現,在3-6歲時比較明顯。這同樣也是孩子生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

通常在7-8歲時,大部分孩子的腿型會迴歸正常,並且基本確定下來。

具體的腿型變化時間表,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美國兒科學會(AAP)給出的說法是,多數孩子2歲以前是O型腿,6歲以前是X型腿。但也有的孩子,要到8-9歲,甚至10歲,腿才變直。但需說明的是,大部分人成年後依然有輕度的X型腿,不必爲此而擔心。

下圖所描繪的是兒童脛股角隨年齡變化的曲線,正值表示膝內翻(O型腿),負值表示膝外翻(X型腿)。所有正常兒童都要經過O型腿->X型腿->正常腿型這個進程。曲線還顯示大部分成年人也有輕度X型腿,所以不用過度擔心。

寶寶O型腿/X型腿?元兇是紙尿褲或過早站立?腿型的迷思與真相! 第3張

也有一些少見的情況,O型腿和X型腿確實是由疾病引起的。

例如布朗特病(一種骨疾病,影響脛骨和脛骨上方的骨骼發育)、佝僂症(由維生素D缺乏引起)、鉛或氟化物中毒、骨折後的不良癒合、發育不良或基因紊亂等。

此外,因肥胖、揹負過重的物品、長期站姿不正確等,也可能造成膝關節副韌帶鬆弛,從而導致受力不穩定,引發脛骨的扭轉。

這種情況下身體則不會自行矯正,需要就醫。

參考鏈接

Bowlegs

Bowlegs (12 to 24 mo.)

_bowlegs-12-to-24-mo_

Causes in Children: Knock knees in children

_knees_in_

Caring for Your Baby and Young Child, 6th Edition: Birth to Age 5

父母真正該做的事 1預防

目前的預防手段並沒有太多,主要是確保孩子能夠攝入足夠的維生素D,保持適當的戶外活動,預防佝僂症,以減少病理性O型腿和X型腿的發生。另外,研究發現超重的孩子更易導致腿型異常,所以父母們還應幫助寶寶維持健康體重。

2觀察

父母應細心觀察寶寶腿型的變化。可以連續測量雙踝併攏時雙膝間的距離,或者雙膝併攏時雙踝間的距離,正常情況下距離會逐漸縮小。如果持續不緩解,則應引起重視。

3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父母應帶寶寶就醫:

O型腿超過3歲,X型腿超過7歲,症狀未緩解,甚至更加嚴重;如果實在放心不下,孩子出生後在每一次孩子進行例行體檢的時候,諮詢一下專業醫生的意見,讓醫生來判斷;

O型腿或X型腿只出現在一條腿上,或雙腿不對稱;

孩子訴說疼痛或行走困難。如果症狀持續,而未進行治療,可能造成膝關節或髖關鍵的炎症。

參考鏈接

What does it mean if my child has knock-knees?

_knock-knees-ages-5-to-8_

Canale ST. In: Canale ST, Beaty JH, eds. 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 12th ed.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 Mosby; 2012:chap 32.

Wells K, Sehgal K. Coronal Plane Deformities. In: Kliegman RM, Behrman RE, Jenson HB, Stanton BF, eds. 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19th ed. Philadelphia, PA: Elsevier Saunders; 2011:chap 667.4.

寫在最後

從O型腿到X型腿,再到正常腿型,是寶寶發育的正常軌跡,爸媽們不要大驚小怪,更切忌沿用老一輩綁腿的方式試圖矯正孩子的“羅圈腿”,反而帶給孩子不必要的傷害。最最要緊的是,用科學的育兒觀念和知識滋養自己,懂得並準尊重生命成長的規律法則。當然,我們也要時刻注意觀察寶寶的成長細節,分辨其中的異常和預警信號,及時詢診專業人士和機構,給寶寶提供最適宜的反饋或治療。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