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隔代育兒影響有多大

隔代育兒影響有多大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據統計,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仍超640萬

很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的現狀,就是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代爲照料。身爲父母的他們迫於生計不得已丟下孩子外出工作,以爲頂多就是孩子跟自己不親近,殊不知隔代育兒的影響超過了他們想象。

01

嬌嬌(化名)家庭條件不好,爸爸媽媽在她才6個月大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嬌嬌也就被送到姥姥家寄養。

據嬌嬌媽媽描述,孩子管得很少,平均三個星期見一次孩子。就只感覺見到孩子很親近,沒有發現有別的什麼問題。

其實嬌嬌媽媽不知道,在嬌嬌兩歲多就有自閉症的現象,因爲他們沒接觸過其他孩子,不知道差距,而且也沒有了解過自閉症,壓根沒有往這方面想。

“孩子兩歲十個月上的幼兒園,老師反映孩子的情況,說和其他小孩不一樣,當時我想,大人也沒有多聰明,對孩子就別要求那麼高了,然後這個事就放下了。直到孩子五歲,我發現她除了亂畫什麼也不會”。嬌嬌媽媽說,問姥姥才知道“孩子一直就這樣”。

聽到姥姥這樣說,嬌嬌媽媽驚得不知所措。果斷辭掉了工作,帶孩子到山東泰安的所有大點的醫院都去檢查了一遍,才瞭解到孩子是自閉症——先天性的發育障礙。

就是說孩子從出生就患病了,整整五年,身爲孩子的媽媽,竟然一點兒都沒有察覺,無盡的自責包裹着她。再聽到醫生說這個病幾乎是伴隨終身,傾家蕩產也治不好,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即將面臨未知的鉅額醫療費用,頓時感覺巨大的壓力讓自己無法喘息。

隔代育兒影響有多大

02

當發現孩子患病的時候,已經過了大家所說的“干預的黃金年齡”,當孩子2-3歲正該牙牙學語、建立認知的時候,作爲父母的他們卻什麼也沒做。

因爲孩子長期脫離父母的視線,很多細節問題都無從知曉。而老人精力不如年輕人,照顧孩子生活起居對他們來說就挺不容易,更加容易忽視。

加上多數老人習慣“報喜不報憂",即便自己或者孩子有些什麼小毛病,怕在外工作的孩子擔心,都會避而不談。所以嬌嬌媽媽一直被姥姥的“今天挺好,老師說有進步”所誤導,以爲孩子真的就是不太聰明而已。

我們也不能說這是隔代育兒的錯,祖父母沒有義務撫養孩子,但是卻在照料孩子,這是情分。隔代育兒本沒有錯,但是五年了才發現自己孩子的病情,也確實是因爲隔代育兒、父母疏忽導致的。

所以我們在家庭訓練中一再強調,家長一定要多花時間陪孩子做康復訓練,不僅是因爲訓練費時費力,還因爲孩子的多種問題行爲,需要經過細緻的觀察記錄,才能進行行爲分析尋找訓練方法。

03

如何才能接受這個事實呢?很難!

“原來最讓人頭疼的是孩子智力低下,和她說什麼都聽不懂,不會對話,不會說整句,自言自語很嚴重,帶孩子出門,不管是什麼場合,她都尖叫,咬手,碰頭,打滾。雖然知道不是孩子的錯,但很丟人,心裏崩潰,有時候控制不好自己就揍她”。

就如所有孤獨症家長一樣,無數次給自己做心理建設,又無數次在無力改變的事實面前崩塌。

“一開始真的是病急亂投醫,我全職在家陪護孩子,帶孩子到處去接受治療。從電視上看到濟南某兒童醫院,去了,很貴,但是沒用。用8個月時間去醫院精神科治療,不管用,放棄了”。

此時的嬌嬌媽無比焦慮,難道真的像醫生說的“傾家蕩產都治不好”嗎?嬌嬌一輩子就只能這樣了嗎?在網上看到的孤獨症康復案例,讓她又燃起了希望。

不想因爲耽擱干預時間而譴責自己一生,不想嬌嬌的未來就這麼被限定,作爲母親的韌性,又支撐着她繼續踏上康復之路。

04

嬌嬌來我們星希望的時候,已經11歲了,距離她確診過去了5年多,期間也接受了各種機構和醫院的治療,收效甚微。那時候的嬌嬌不會說整句話,沒法進行正常對話,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一開始訓練時,嬌嬌媽感覺特別沒底。

因爲我們的課程大多數都是教家長如何進行家庭訓練,所以不僅嬌嬌媽媽全天陪護和訓練孩子,孩子爸爸,偶爾也會參與一起給孩子做訓練。

經過三個月的干預訓練,嬌嬌的進步讓大家都很意外:

“能聽懂我說話了,理解能力提升了,能說句子,能交流了,而且我們之間的對話越來越順暢,我經常問她這個爲什麼那個爲什麼,孩子都能說出來了,對於不知道的就會說我不知道,比如相同數量連線這個項目不會做,就說“不會連了”,以前是什麼也說不出來的,只會用“撞牆,打頭,哭”去表達,問題行爲少了很多,去公共場合也能保持安靜,很聽話,遇到事情我們可以商量着來了,真的非常高興”。

家庭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生存發展的重要基礎,它也是一個人最自然的支持與依靠。而家長是孤獨症孩子最親密的接觸者,在家庭中教育訓練便於家長及時把握新問題,隨時發現問題,及時應對。

無論是普通家庭還是孤獨症家庭,父母不要過度依靠隔代育兒來減輕自己的壓力,反而應該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即便是普通孩子,因爲童年生活中父母陪伴的缺失,也會留下一生的遺憾。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