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孩子爲什麼特容易招蚊子?這6種類型的人要注意啦!

孩子爲什麼特容易招蚊子?這6種類型的人要注意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Summer夏天除了有西瓜和冰淇淋,還有討人厭的蚊子,有的家長髮現,家裏的小寶獨得蚊子恩寵,專挑她咬!

難道蚊子也會覺得

“小鮮肉”比較好下口?

孩子爲什麼特容易招蚊子?這6種類型的人要注意啦!

爲什麼寶寶更受蚊子“青睞”

小時候,阿嬤說我的“血”比較香,所以蚊子喜歡,對此我一直沾沾自喜;後來又流行一種說法,某種血型容易招蚊子,我又覺得自己是該血型。

其實呢,蚊子是靠人體排出的二氧化碳量、散發的體味、體溫等多種混合形式來尋找吸血對象的。因此新陳代謝旺盛、出汗多的寶寶就成了蚊子的重點叮咬對象。

孩子爲什麼特容易招蚊子?這6種類型的人要注意啦! 第2張

蚊子愛咬哪六種類型的寶寶?

1、深色

蚊子都是有趨暗的習性,這是因爲,在蚊子頭部,有一對由許多小眼組成的“複眼”。這對眼睛能分辨不同顏色,還能感受光線的強弱。

這就不難理解,蚊子總是喜歡晝伏夜出。黑色是蚊子進攻的首選對象,其次就是藍、紅、綠等深色系。這是因爲,黑色的反光作用較差,折射出來的光是暗淡,那麼自然就吸引蚊子了,同理而言,蚊子也是更喜歡膚色較黑和皮膚髮紅的人。

2、體溫高

因爲蚊子是以熱量來察覺目標的。蚊子觸角里有一個受熱體,對溫度十分敏感,使其在50米開外就能通過嗅覺鎖定“目標”。

3、汗多

汗液裏的酸性物質會對蚊子產生強大的吸引力。此外,蚊子的觸角里有一個受熱體,它對溫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點溫差變化,便 能立即察覺得到。流汗的人身體散熱快,能讓蚊子立即察覺到。

4、肺活量大

肺活量大的人呼吸自然深長,呼出的二氧化碳較多,蚊子嗅到後羣集而來。 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由於周圍二氧化碳的濃度相對較 高,在蚊子的視野中所呈現的“圖像”比較清晰,便於蚊子進行定向追蹤。

5、有香味

使用香水、髮膠、面霜等帶花香味的護膚品化妝品,被蚊子叮咬的機率會增加。爲了驗證氣味對蚊子的誘惑力,美國科學家們利用嗅覺儀器對3900多種物質進行了測試和分析。結果發現許多種類的髮膠、護手霜、洗面奶等護膚品對蚊子的誘惑力都非同尋常。

6、暴露身體

在夏季暴露的身體雖然會迅速清涼下來,但是這樣也會加快汗液的揮發,散熱快,同上理由,蚊子自然甩不掉。

孩子爲什麼特容易招蚊子?這6種類型的人要注意啦! 第3張

驅蚊產品能給寶寶安心使用嗎?

我們常用的驅蚊液、蚊香、電蚊香、蚊香液、花露水等。驅蚊產品起效,主要是以下三類成分的作用:

①.一類是避蚊胺(DEET)、驅蚊酯,以驅蚊液爲代表,兩者的驅蚊效果有較爲全面驗證。正規渠道購買的合格驅蚊產品,家長不需要擔心其副作用。美國兒科協會(AAP)建議2個月以上的寶寶可以依照說明書使用DEET含量不超過30%的產品。

②.第二類是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以蚊香爲主,無論是傳統的盤式蚊香還是液體蚊香、蚊香片,雖然形式不同,但有效成分都是類似的,具有低毒,使用時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且不建議長期使用。

③.第三類是香草類植物提取物,如各類精油,以驅蚊手環、驅蚊貼、驅蚊膏爲代表,但驅蚊效果較不足,缺乏科學論證。

只有一種檸檬桉葉油被美國疾控中心推薦爲適合用在裸露皮膚上的驅蚊液成分,但使用時家長需注意寶寶可能出現的過敏反應。

孩子爲什麼特容易招蚊子?這6種類型的人要注意啦! 第4張

被蚊子咬後怎麼處理?

如果孩子被蚊蟲咬到了,可以用肥皂水清洗被叮咬的部位,然後塗上爐甘石止癢,也可以用冰袋冷敷一下紅腫的部位,能減輕痛癢的感覺也能幫助消腫。如果還是癢得厲害,尤其是晚上影響睡眠,也可以吃點抗過敏藥物。

另外需提醒的是,驅蚊劑是用來噴在衣服和外露的皮膚上的,目的是預防蚊子叮咬,而不是蚊子叮咬後在用,蚊子叮咬之後的紅腫瘙癢用驅蚊劑是沒用的,噴在傷口上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所以不要在被蚊子叮咬後朝傷口噴抹驅蚊劑。

孩子爲什麼特容易招蚊子?這6種類型的人要注意啦! 第5張

如果家裏有紗布,可以先把生理鹽水放在冰箱4度左右一段時間後取出來,再浸溼紗布,將紗布敷在患處一個晚上,這有助於補充皮膚患處的水分流失,有利於消腫止癢(附:簡單的生理鹽水配製方法:9克鹽,1000毫升水)。

如果寶寶已經抓出了破口,薄薄的擦一層百多邦或者紅黴素軟膏防止感染(優先建議擦百多邦)。沒破口的話,不用擦這些。

總的來說,防蚊爲主,實在不小心沒防到,寶寶被咬了,也並不是一件多大的事,可以根據上面推薦的方法,幫助寶寶去緩解被咬的難受。

最好要提醒的是,積水是蚊子幼蟲繁殖最適宜的溫牀。假如生活環境中的積水不及時清理乾淨,就會造成局部地區蚊子密度的增加。

家長要及時清理家周圍的蚊蟲滋生水體,將蚊蟲扼殺在搖籃裏,比如水缸、水盆、花瓶等容易積水的容器。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