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看過了遠方,還是要回到屬於自己的森林

看過了遠方,還是要回到屬於自己的森林

來源:育娃網    閲讀: 1.5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看過了遠方,還是要回到屬於自己的森林

《蝸牛的森林》
作 者:王一梅
繪本介紹:

蝸牛生活在草地上,那兒是他的森林。可是,兔子來了,説蝸牛的森林裏最高的草才過他的靴筒。蝸牛去了“真正的森林”,那是大象的森林。可是,巨人來了,説大象的森林裏的樹就像才過他膝蓋的小草。

蝸牛有蝸牛的森林,大象有大象的森林,巨人有巨人的森林……那麼,究竟誰的森林才是“真正的森林”呢?大象的森林嗎?當然不是。巨人的森林嗎?也許還不是。

其實,“真正的森林”在每個人的心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經驗和背景,判斷事物的標準也不可能完全相同。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才能夠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説、這麼做。瞭解了這一點,究竟誰的森林是“真正的森林”就根本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作出自己的判斷和適合自己的選擇,擁有自己的森林。

蝸牛的遠方
山東濟南老花匠繪本花園鄭健
有一隻蝸牛,安然地生活在一片草地上——他覺得這是他的森林,他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來了一隻見多識廣的兔子,兔子説,森林裏長滿着高大的樹木。於是蝸牛揹着自己的一切(背殼房子)去尋找真正的森林。他來到了大象的森林,那可是我們眼中真正的森林啊——但卻是巨人眼中的笑話。最終蝸牛回到了那片草地,安安心心地留了下來。

封面上兔子的神情,讓我的耳邊響起了時下到處被吟唱的歌: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我記起年少的時候,自己曾經那麼信奉的一句話:一個人,只有讀過很多的書,到過很多的地方,見過很多的人,才可以真正成長起來。後來我學會了一句更精煉的話:讀萬卷書不若行萬里路; 行萬里路不若閲人無數。年輕的我們,總是要到遠方去,“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那一方廣闊的天地,讓我們的生命豐盈起來。

看過了遠方,還是要回到屬於自己的森林 第2張

然而蝸牛還是回到了自己的草地,蝸牛回來時,兔子“簡直驚呆了”!兔子與蝸牛,讓我想到了彭端淑筆下的蜀鄙二僧。他們眼中的遠方,大概就是南海。

富者“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 而貧者侍一瓶一缽,“越明年,自南海還。”作者論點:“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千里之外的遠方,終是要始於足下的。兔子,除了驚呆,也該“有慚色”罷!

我喜歡最後的結局:闖蕩過後的蝸牛安安心心地留在了自己的森林。沒有人知道他走過多少路,吃過多少苦——但這是生活的滋味,永久地封存在他的生命裏,讓他沉靜,讓他淡定與從容——

“天空不曾留下翅膀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看過了遠方,還是要回到屬於自己的森林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