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飲食常識 > 貴州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貴州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來源:育娃網    閲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之一,而我國各地關於端午節民俗也不少,比較熟知的有包粽子、賽龍舟等,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貴州端午節都有哪些風俗。

貴州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賽龍舟

其實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説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遊百病

遊百病流行甚廣,在四川、陝西、貴州等地都有較大的影響力。是通過遊覽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項健身運動,多在婦女、老人、小孩或體弱多病者中間進行。遊百病在貴州地區屬於端午習俗。當天晚上,人們用花草水洗澡,因此又稱“洗百病”。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祭麥

在仁懷茅台,端午不是祭祀屈原,而是祭小麥,這是當地流傳千年的傳統。每年的夏至及端午節來臨時,仁懷市茅台鎮大大小小的醬香型酒廠就要製作酒麴了。濕熱的制曲廠房內,年輕女子們或七八個或三五個一起,一邊談笑風生一邊用靈巧的雙腳在木框上踩着酒麴,不到兩分鐘的時間,一塊呈龜背狀的酒麴坯就踩好了。

於是這裏代代沿襲這樣的傳統,從端午節開始用小麥製作酒麴,也代表着從這一天開始,新一年的白酒生產正式開始了,這在當地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據瞭解,茅台鎮端午女人踩曲已有600餘年的歷史。每到端午節前後,鎮上未婚、年約十七八九的女子都忙於各個酒廠踩酒麴。

鬧“水龍”

貴州平塘端午節耍“水龍”、潑吉祥水等活動在平塘縣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是當地居民因乾旱祈雨而產生的一種民俗活動。近年來,平塘縣人民政府加強當地旅遊業的開發,並努力打造民族文化與自然原生態旅遊,使耍“水龍”這一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活動得到更好地保護和傳承。

水龍街道狂歡巡舞寓意着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消災降福、吉祥如意、國泰民安。耍“水龍”時,城中的男女老少全副武裝,手持瓢、桶、盆、水槍等,盡情地向水龍潑灑,你一盆,我一瓢,大家你來我往。

祭龍大典

貴州省黔東南州鎮遠縣舉行祭龍大典,上萬名遊客一同感受古老祭龍帶來的民俗文化精髓,祈求幸福安康。相傳在漢朝時期,鎮遠民間就自發組織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活動,至宋朝已經很興盛。十九世紀八十年代以來,賽龍舟活動最為活躍。

棕葉和紅汗菜

湄潭人的端午節與各地相比,似乎要簡約得多。諸如賽龍舟、喝雄黃酒、制涼茶等,在湄潭都難得一見。不過端午節的重頭戲“吃粽子”,在湄潭依然沿襲多年,只不過湄潭的粽子和其餘各地的似乎略有不同。

湄潭人包粽子的主料,與各地一樣,是上好的糯米。湄潭人吃粽子,往往就着白砂糖、黃豆麪蘸着吃,他們覺得這樣能提升糯米和粽葉的香氣,而且一點不搶味。此外,端午期間,湄潭家家户户都會吃紅汗菜,也就是我們常説的莧菜。基本都是簡簡單單的蒜蓉一炒,便香氣撲鼻,尤其喜歡盤底紅色的湯汁,濃得跟胭脂一般。

貴州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貴州少數名族端午節風俗

侗族端午習俗

貴州省侗族端午除與漢族相同以外,當天,家裏也會炸油炸粑、做盤子粉、灰鹼粑。錦屏縣圭葉村的端午風俗猶為獨特。這個侗寨端午節,每家須年紀最大者來包粽子。一不準任何動手,二不準數粽子的數目,三是煮熟後不能馬上吃,而要先祭供蛇神和祖宗。

苗族端午習俗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在農曆五月初五過"龍船節",也稱"龍舟節"。

龍舟比賽通常都會有驅旱求雨、慶祝插秧成功、預祝五穀豐登等實際意義。其龍舟形狀也比較有趣,其中最着名的就是"母子船",每艘龍舟以一條完整杉木或大梧桐挖空成槽形,一大二小的龍舟並排成一組,大者為母船,小者為子船,三舟競技,很是有趣。

節日期間,除龍舟比賽外,還要舉行跑馬、鬥牛、踩鼓和"遊方"等娛樂活動。男女青年在蘆笙、嗩吶、竹笛、芒筒、月琴、木葉等樂曲的伴奏下載歌載舞。在這一天,出嫁的姑娘要帶上雞鴨、粽杷回孃家探親。

水族端午習俗

水族主要聚居在貴州省三都水族自治縣。端節是水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水語稱"藉端"、"過端"。水族端節有吃素的習俗。他們從端節的第一天開始,只准吃素,直至端節結束後才能吃葷。

端節主要活動為祭祀和賽馬。節日期間,銅鼓聲此起彼伏,悠揚的歌聲和蘆笙調從早到晚迴盪在翠竹掩映的竹樓裏,水鄉山寨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端節堪稱是歷時最長、批次最多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年節。登高賽馬活動是南方民族年節中獨有的現象。

布依族端午

布依人在端午這天要在木樓上懸掛蒿莆和艾葉。菖蒲艾葉在木樓懸掛的位置,漸漸被固定在大門的兩側,彷彿守門神秦瓊和尉遲恭一們。懷念屈原的初衷,演繹為驅邪、消毒和治病。

布依人認為,一年之中以端午節這天的藥性最強,這一天治病效果也最好。布依族還有有吃五色糯米飯的習俗,五色糯米飯用植物染成。

土家族端午

土家族過端午節分為"頭端午"(即農曆五月初五)、"中端午"(即農曆五月十五)、"末端午"(即農曆五月二十五),五月初五的"小端午"是正宗的端午。但"大端午"和"末端午"也沒被忽視。

過端午孃家在將女兒、女婿接來共度端午良宵時,女兒、女婿要背來糖、煙、酒、麪條和豬肉,作為"五色禮"敬獻給岳父母。岳父母則準備好粽子、麻花等款待。女兒、女婿回家時,孃家要送兩把花雨傘,俗稱"鴛鴦傘",這象徵着夫妻風雨同舟、忠貞不渝,感情天長地久。

仡佬族端午

貴州石阡縣仡佬族以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俗稱過小端午。一般人家都要包粽粑,備齊雞鴨魚肉蛋等,要用菖蒲、艾蒿掛在大門兩邊,以避邪氣。有的還要造雄磺酒撒於房前屋後以防蛇蟲;要煮紅雞蛋、大蒜頭來吃。屆時女兒女婿、乾兒乾女、未過門的兒媳、未婚的女婿等,都要來家做客,俗稱"打端午節"。

貴州端午節有哪些風俗​ 第2張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