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親子溝通應尊崇平等原則

親子溝通應尊崇平等原則

來源:育娃網    閲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親子溝通應尊崇平等原則
  小丫今年十一歲,是一個很文靜和很乖巧的女孩,平時走路和説話的聲音都很輕。媽媽張珊讓小丫上了七個補習班,如美術班、鋼琴班、舞蹈班、演講班,等等,正好從週一到星期天每天下午都有補習課。  有一天,在外地工作的小丫的爸爸李思接到電話,説小丫住進了醫院。於是,李思急忙趕回來看小丫。在進病房之前,李思找到大夫問小丫的病情,大夫説也沒什麼大病,主要是太累造成的。  “一個才十一歲的小孩怎麼會這麼累呢?”李思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見到小丫,爸爸問:“小丫,你上那麼多學習班,你累嗎?有沒有你不喜歡的課程?”  小丫對爸爸説:“我都喜歡,它們都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李只注意到,小丫説這句話時,她看了媽媽一眼,而張珊聽到女兒這樣説,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彷彿在説:“乖女兒,你真懂事。”  李思瞭解張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知道讓小丫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容易,於是他換了一種説法方式,讓小丫把七個補習班按喜歡的程度排序,結果,小丫把鋼琴課排到了最後一位。  爸爸問:“小丫,你為什麼把鋼琴課排到最後一位呢?你為什麼不喜歡鋼琴課,把理由告訴爸爸。”  也許是在心裏憋得太久了,小丫用很小很小的聲音對爸爸説:“我……不想上……鋼琴課。”  “你怎麼能這樣想?”聽到女兒這樣説,站在小丫旁邊的張珊一下子急了。  “媽媽,你這樣説,不就是非讓我學不可嗎?”小丫終於説出了心裏話。  張珊愣了一下,立即又帶着怒氣為自己辯護説:“我這樣做,也是為了你好!”  看到媽媽生氣了,小丫膽怯地説:“那我病好了就繼續學吧。”  “這可是你自己説的!”張珊語氣很硬地強調説。  李思終於找到了小丫的病根:那就是她對張珊身上專制的恐懼,她不敢説出自己的真心話。  小丫為什麼對張珊產生這樣的心理恐懼?因為在張珊身上有一種天生的權威,這種權威讓張珊很難把小丫當作一個與自己同樣具有尊嚴的“人”來對待。在張珊看來,小丫必須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的安排,因而她對小丫的各方面都進行控制。如果小丫不服從,她就進行威脅。當然,她的這種威脅不一定是通過語言,而是製造在小丫看來是很恐怖的氛圍。  家長在與孩子的交流溝通過程中,並不只有語言在傳達自己的意思;交流信息的要素很多,家長説話時的口氣、眼神、手勢等因素,它們作為家長要表達的意思的一部分,都在影響孩子的心理感受。像張珊説的“你怎麼能這樣想?”和“這可是你自己説的?”這種説法,雖然不是直接威脅,但在小丫聽來跟威脅的意思差不多,因而覺得很恐怖。  家長在與孩子的交流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語會給孩子帶來什麼樣的感受,因為在交流過程中,不僅只有你説的內容在表達你的意思,你的語速、語調和語態都在表達你的意思,都會給孩子帶來相應的心理感受。比如,你問孩子:“你從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你既可以用一種責難的語調,也可以用一種表示鼓勵的語氣。前者可以營造出一種讓孩子感到親近和信任的氣氛,後者就會造成一種讓孩子本能地疏遠你和對你產生敵意的氛圍。然而,很多家長對這種效熟視無睹,他們相信孩子會乖乖地聽自己的,這就是當孩子開始對抗他們時,他們才恍然大悟:“孩子越來越不聽話了!”  “媽媽這樣做,也是為了你好!”這是家長通常在強迫孩子做他們不願做的事的時候的理由。從主觀上來説,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家長做的每一件事的確是為了孩子好,但在客觀上,由於不能平等地對待孩子,孩子沒有感到自己受到應有的尊重,所以不僅難以讓家長如願以償,很多時候適得其反。如果孩子得不到家長應有的尊重,那他們通常會採取兩種應對措施,一是頂撞,實際上就是關閉與家長有效溝通的渠道,即關閉自己的心扉,拒絕與家長交流。孩子的另一種做法就是由於害怕,只好百分之百地順從家長的意願,家長怎麼説自己怎麼做,就像小丫這樣。所以,這類孩子表面上看上去很乖,其實那是他們扭曲自己感情後呈現給家長的一種假象。  在溝通之前,家長就擺出一付“我都是為你好”的高高在上的架勢,那不可能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像小丫這樣的孩子實際上很聰明,她們知道自己對家長説真心話沒用,而且一説真心話就會遭到聲色具厲地批評,所以,她們慢慢地只好説違心話了,而且也開始變得自卑了。  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必須在平等的氛圍中進行。家長只有瞭解孩子感情的真實狀態,才能根據這種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方案,達到預期的目的。要了解孩子感情的真實狀態,就要做到孩子跟家長説真心話,不致於被誤導,好心辦壞事。要讓孩子跟自己説真心話,那就要平等地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引起孩子內心產生強烈共鳴,從而激發出孩子內心生產一種美好的感情。除此之外,家長別無選擇!  反思:你覺得孩子平時跟你實話實説嗎?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