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翻譯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翻譯

來源:育娃網    閲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翻譯,這是南宋辛棄疾登紹興知府官署內的蓬萊閣觀狂風驟雨有感寫下的一首詞,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翻譯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代

原文:

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不知雲者為雨,雨者云乎。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 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蘇。至今故國人望,一舸歸歟。歲去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見,王亭謝館,冷煙寒樹啼烏。

拼音解讀:

qín wàng shān tóu ,kàn luàn yún jí yǔ ,dǎo lì jiāng hú 。bú zhī yún zhě wéi yǔ ,yǔ zhě yún hū 。zhǎng kōng wàn lǐ ,bèi xī fēng 、biàn miè xū yú 。huí shǒu tīng ,yuè míng tiān lài ,rén jiān wàn qiào hào hū 。 shuí xiàng ruò yē xī shàng ,qiàn měi rén xī qù ,mí lù gū sū 。zhì jīn gù guó rén wàng ,yī gě guī yú 。suì qù mù yǐ ,wèn hé bú 、gǔ sè chuī yú 。jun1 bú jiàn ,wáng tíng xiè guǎn ,lěng yān hán shù tí wū 。

翻譯:

看秦望山上亂雲飛渡,暴雨傾注,猶如江湖倒瀉下來。不知道是雲化為雨,還是雨化為雲?萬里長空,西風勁吹,烏雲瞬間變幻消失。回首傾聽明月星夜天籟長鳴,人間萬千洞穴的呼號似山崩雷震!

是誰將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獻給吳王,導致吳國滅亡,只剩下麋鹿出沒在姑蘇台?至今越國人仍盼望西施坐船歸來。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樂器以示歡樂?難道君看不見古代王、謝望族的亭台樓閣,而今只剩凋殘的樹木,寒煙清冷,孤寂的烏鴉仍在呼喚着離魂!

註釋:

①漢宮春:詞牌名,又名“漢宮春慢”“慶千秋”。雙調九十六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另有雙調九十六字,前段十句五平韻,後段八句五平韻;雙調九十四字,前段九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等變體。

②會稽:地名,在今浙江紹興。蓬萊閣:舊址在今浙江省卧龍山下。

③秦望山:在會稽東南四十里處。④須臾:形容時間短。

⑤天籟:大自然的音響。這裏指風。萬竅:《莊子·齊物記》中有“······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是唯無作,作 則萬竅怒號。”

⑥若耶溪:河名,在會稽南。倩:請。美人:指西施。傳説西施曾經在若耶溪上浣紗。越國被吳國打敗後,越王為了報仇,使用美人計,把西施送給吳國,後吳國被越國滅亡。麋(mí):鹿的一種,俗稱四不像。姑蘇:這裏指姑蘇台,吳王曾與西施在此遊宴。

⑦王亭謝館:王、謝為東晉豪門貴族,山頭子弟很多,多住在會稽。王亭謝館泛指他們在會稽一帶的遊樂場所。

漢宮春會稽蓬萊閣懷古翻譯

賞析:

這首詞的上片重在寫景,通過寫 景來抒情説理,寓理於景,寓情於景。景、情、理渾融一體。“秦望山頭,看亂雲急雨,倒立江湖。不知雲者為雨,雨者云乎?”開篇直截了當,寫登高望遠所見。“秦望山”,因秦始皇南巡時曾登此山觀大海,祭大禹,故名。“亂雲急雨,倒立江湖。不知雲者為雨,雨者云乎?”烏雲翻滾,暴雨如注,給人翻江倒海一樣的感覺。一時煙雨茫茫一片,分不清哪個是雲,哪個是雨。“亂”“急”“倒立”“不知”等詞語寫出了狂風暴雨的駭人氣勢和壯觀景象。“不知雲者為雨,雨者云乎”,語出《莊子·天運》:“雲者為雨乎?雨者為云乎?”莊子的意思是雲興雨至乃自然之理,沒有什麼意志和力量的驅使。作者引用此語除了突出狂風暴雨的兇猛氣勢外,也有狂風暴雨是自然現象這個意思。但是,老子説過“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這不,剛才還是狂風暴雨,現在天氣就變成了“長空萬里,被西風變滅須臾。”這句承上,仍是作者所看到的景象,表意急轉,作者的情緒也急轉直下。剎那間西風便把雲雨吹散,露出了萬里晴空。“回首聽月明天籟,人間萬竅號呼。“天籟”,自然界的音響,這裏指風。在明亮的月光下,回頭聽見,西風在天空中呼嘯而過,大地上無數的洞穴發出了尖厲的聲音。這句從視覺寫到聽覺,表現了自然現象的複雜多變。縱觀上片,好像作者只是為了表現狂風暴雨這種自然現象,但聯繫當時的社會形勢來看,不難發現作者有更深的用意在。作者借暴風驟雨到雲散雨收,月明風起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暗示着抗金之路雖然看似曲折,但前途一片光明,廣大民眾的抗敵呼聲如同夜空刮過的西風,將會變成巨大的積極力量影響着時局朝着樂觀方向發展。下片引用典故,以古喻今,影射現實,告誡當局不要重蹈覆轍,應奮發有為。“誰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麇鹿姑蘇?至今故國人望,一舸歸歟。”這裏用的是春秋時吳越爭霸的故事。作者在這裏用這個故事,強調的是吳國國王因為不圖長遠之計,耽於安樂而亡國。意在告誡當朝統治者應該引以為戒,不要重蹈吳國的覆轍,應該奮發作為,一雪國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登高懷古,佔據他心靈的不是秦皇、大禹,也不是越王勾踐,而竟是范蠡。這是因為范蠡忠貞不二,具有文韜武略,曾提出許多報仇雪恥之策,同作者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辛棄疾和范蠡,條件相當,但境遇懸殊,范蠡功成名就,而自己壯志難酬,兩相比較,作者不由傷感痛心,情緒低落,引出下句“歲雲暮矣,問何不鼓瑟吹竽?”作為答句,引出最後一句“君不見、王亭謝館,冷煙寒樹啼烏!”難道你沒有看見,像王亭謝館那些當年的行樂之地,現在已是一片蕭條冷落,煙霧籠罩着秋天的樹木,烏鴉在悲涼地叫着!作者的無奈傷感之情溢於言表。

這是一首登臨覽景而詠史懷古之詞。上片寫登蓬萊閣所見壯麗雨景,極具變化倏忽之致。下片懷想西施舊事,對此作者流露出同情敬仰之意。“歲雲暮矣”以下,表達作者對世事滄桑所採取的及時行樂的思想。全詞情調統一於自然與人事的變幻,使人產生無常之感。特別多引用莊子玄妙之句,使這一特點顯得更為突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