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1歲之後再不做就晚啦!小心有個邋遢精!

1歲之後再不做就晚啦!小心有個邋遢精!

來源:育娃網    閲讀: 3.6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分析

案例中家長採用的方式是説教式,對於孩子來説,説教式的效果不會很明顯,想要孩子真正的動起手來,養成好習慣,那麼就需要家長通過示範(榜樣)、親子閲讀、獎勵機制等,一些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孩子萌發主動收納的意識。小小的收納習慣,有大大的教育寓意,如:鍛鍊孩子分析、判斷、選擇、決定、歸類、責任等能力與態度的提升,這對孩子未來的社交、行事、性格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1歲之後再不做就晚啦!小心有個邋遢精!


教寶寶學收納,你要這樣做!

①亂放東西

Q:寶寶13個月了,對不會説話的寶寶,“整理物品”是不是一個很難很複雜的概念?收納習慣究竟什麼時候起可以培養呢?

A:收納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習慣,現階段不必強制要求,但可以開始建立寶寶整理物品的意識。寶寶就像一張白紙,家庭“教育”及“環境”決定這張白紙上的顏色與圖案。當寶寶把東西放得亂七八糟的時候,媽媽可以幫助寶寶整理,並告訴寶寶“這個用完放在這裏,下次就可以找到了”來影響他。

媽媽可以這樣做:

可以將玩具整理分類,兩個星期更換一次,這樣能使寶寶對玩具產生新鮮感,同時由於玩具數量減少,減輕了寶寶自行收拾時的困難。

還可以用遊戲的方式進行收納,如:寶寶先將一個玩具放回原處後,再來運第二個玩具、或把紅色的玩具放在紅色籃子裏,把藍色玩具放在藍色籃子裏,讓寶寶不知不覺養成收拾的好習慣。


1歲之後再不做就晚啦!小心有個邋遢精! 第2張


②收拾東西幫倒忙

Q:寶寶16個月了,走的很好,但是家裏的一切都亂了套,我收拾他也會跟着學,反而更糟,原本整潔的家變得狼藉不堪,我要制止寶寶的行為嗎?

A:多讓寶寶參與,媽媽鼓勵的同時用行為做示範,即使媽媽要返工。寶寶控制肌肉是從不協調到協調發展的,如:收拾玩具、吃飯等會做得“一塌糊塗”,但此時媽媽要因勢利導,培養寶寶參與收拾物品的熱情,有利於寶寶養成收納的習慣。

媽媽可以這樣做:

媽媽要耐心指導寶寶學習一些技巧,慢慢提高手、眼、腦的協調能力。不要因寶寶“幫倒忙”而嫌寶寶“礙事”或“笨手笨腳”。在收拾整理物品的時候,媽媽做一半留一半,將剩下的部分留給寶寶做,給寶寶積極參與的機會。媽媽不用過於焦慮,儘量放手讓寶寶“搗亂”,只要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寶寶不會一直“搗亂”下去的。

③收拾一半就放棄了

Q:我家孩子20個月了,我和她一起收拾玩具時,剛開始她還挺有興趣,可放了幾件玩具之後注意力就轉移到別的地方去了,留了一堆爛攤子給我收拾,是不是寶寶沒耐性?我該怎麼辦?

A:孩子的行為其實與“耐性”無關。這個年齡的寶寶專注力有限,出現“半途而廢”也正常。寶寶20個月,以無意注意為主,由於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容易受到無關事物的干擾。媽媽要以寶寶收拾為主,自己在旁邊協助並鼓勵寶寶為輔,以激發寶寶的興趣和成就感。

媽媽可以這樣做:

給寶寶提供一個安靜的環境,讓寶寶單獨玩耍,不要過早介入,當發現寶寶對這個玩具的興趣開始減退時,再介入其中,提供新的玩法,幫助寶寶延長專注力。或用安靜的方式,如:畫畫,讓寶寶隨意塗鴉,並及時鼓勵,當寶寶停筆,可以跟寶寶互動,問“你畫了什麼?是小鳥嗎?”,幫助寶寶進行想象,延長專注力。

④寶寶總是不聽話

Q:我家寶寶27個月了,目前進入了叛逆期,“收拾”這件事基本看心情,高興了就收拾玩具,不高興就亂丟玩具。想請教一下,我應該如何和寶寶溝通,才能引導他保持良好的收納習慣呢?

A:2歲多的寶寶已經開始獨立的發展自己,父母要尊重寶寶,進行平等溝通,把決定權交給寶寶就會慢慢收到成效。寶寶在2歲前後會經歷第一個心理反抗期,最大的特點就是對父母的一切要求説“不”,不再那麼順從,幾乎對所有的事情都加了一道“審核”的程序,對父母行使否決權。

媽媽可以這樣做:

傾聽寶寶的想法,不要命令,如:“寶寶,你今天想把玩具送回藍盒子還是紅盒子?”給寶寶選擇的權利同時也使他沒有機會説“不要、不好”。與兩三歲的孩子協商,説話要通俗易懂,最好單刀切入孩子最關注的話題。比如父母和寶寶一起決定先做什麼,什麼時候收拾,令其感覺愉快。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