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為心理 > 睡前的故事形式大於內容

睡前的故事形式大於內容

來源:育娃網    閲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睡前的故事形式大於內容

睡前的故事形式大於內容

睡前故事是一種催眠,同時也是一種心靈撫慰。讓寶寶緊張的情緒得以緩和。

“很久很久以前……”每當夜幕降臨,伴着那句經典的故事開場白,一個又一個睡前故事插着愛的翅膀,飛到孩子們的枕旁。一邊感受着父母的濃濃愛意,一邊圍繞故事的主角和場景展開無盡的想象。對於寶寶而言,還有什麼比講故事更好的睡前禮物呢?

面對多如牛毛的睡前故事印刷品和音像製品,以及電腦、手機和兒童故事機等新型早教工具,當下的父母所要糾結的問題不是睡前要不要講故事,而是要講什麼故事以及如何講故事的問題。面對父母的諸多困惑,三位分別來自早教、心理學和兒童文學領域的專家各抒己見,雖然他們觀點不盡相同,但都不約而同地強調一點:睡前故事的意義,形式大於內容。

 觀點碰撞

  睡前故事≠睡前功課

“孩子們愛聽故事,因為故事有趣。媽媽們希望通過講故事來教化孩子,增加孩子的知識。本身就是捨本逐末,睡前故事儼然變成了一種睡前功課。”李豔是一名心理學博士,同時也是一位四歲女兒的媽媽。對於睡前故事,她的理解只是親子交流的一種形式,因此內容並不是很重要,關鍵是形式和故事本身的韻律。

不管工作多忙,每天晚上9點鐘,李豔都會上牀陪女兒睡覺,然後念十五分鐘的《三字經》或者《弟子規》。“我不要求她去理解,只是單純地去聽,並感受其中的韻律。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念,現在她偶爾也會跟着念。熟悉的韻律本身不僅有助睡眠,而且可以讓孩子睡前更有安全感。”在李豔看來,保證充足的睡眠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最為重要的,而從助眠的角度而言,相比情節曲折的《美人魚》,晦澀難懂的《三字經》無疑是更好的選擇。

睡前故事是閲讀習慣的培養

作為一名有着多年幼教和早教經驗的專家,劉寧則認為睡前故事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意義不同。“對於1歲以下的寶寶而言,睡前故事更像是一種親子游戲。因此提醒媽咪,寶寶讀書並非強制他要獲得許多知識,而是培養一種習慣。同時,透過親子閲讀可和寶寶建立親子關係,並且讓寶寶喜愛上閲讀。因此睡前故事的意義本身則不在於傳遞知識,而是通過父母温暖的聲音、愉悦的表情,再加上豐富的肢體動作,讓寶寶有安全感。通過這種美好的互動關係,寶寶就會進而愛上閲讀。”

睡前故事幫助孩子把心慢下來

“睡前故事,屬於親子閲讀方面的話題。從當下的社會狀況而言,兒童已經很大程度上被社會化了。回想孩子一天,聽得最多的一個字眼也許就是‘快’字。早上很早起牀上幼兒園,在幼兒園的課程都是程式化的。晚上回到家,幾點吃飯、幾點睡覺也都是程式化的。和大人一樣,他們每天也為快節奏的生活所包圍。”

班馬認為,不管是從兒童心理學還是兒童美學的角度而言,快節奏的生活對於孩子的心智成長都是不利的,因此睡前故事從某種程度上是幫助孩子進行一種心靈過濾。作為父母,應該善用睡前時光,通過睡前故事幫助孩子將生活的節奏和情緒都慢下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