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中西方兒童性教育比較

中西方兒童性教育比較

來源:育娃網    閲讀: 6.1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西方兒童性教育比較

人類的性活動是一種自然現象、生理現象,同時也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個體社會化的主要表現之一。嬰兒出生後即被打上性別烙印。所以,應該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向兒童講解有關性別差異、性衞生、性道德等方面的知識。

隨着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西方的性文化也不斷滲透到我國這樣一個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而忌諱談性的國家,我國的兒童性教育也被社會、教育工作者及廣大家長所重視。本文旨在對中西方兒童性教育進行比較,發現我國幼兒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為我國的幼兒性教育提供借鑑。

一、中西方兒童性教育比較

(一)性教育觀念。西方文化將性作為一種自然的生理和心理現象,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最珍貴的禮物。所以,歐美一些性觀念較早開放的國家,很早就把性教育作為中小學教育的內容之一,到了20世紀50~70年代時,性教育已經形成自己完整的內容體系。而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性是醜惡的事情,對性諱莫如深。現代人雖然受到西方文化以及現代傳媒手段對性知識傳播的影響,對性的看法有了一定的改變,但在許多家長及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認識中,還存在不少誤區。

(二)性教育內容。在西方性教育的發展中,早期性教育的內容主要是關於人類生殖系統的組織、功能,以及性交、受孕,一直到新個體出生歷程等知識的傳授。現在許多國家的性教育發展為包括性別角色的進入、性身份的認同、性態度的確立、性意識的發展、性的生理需要與心理健康,以及性的道德和責任感的確立等在內的一套系統的理論性與操作性較強的內容體系。我國傳統的兒童性教育主要是幫助兒童形成性別意識。孩子出生後,男孩女孩被分別按照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要求而被教育。現在學校也開設性教育課程,課程內容一般是生理衞生知識。同時,性道德教育也是我國性教育中的主要內容。

(三)實施的主體。西方早期的兒童性教育大多是由家長實施的,從20世紀50年代起,許多國家紛紛在中小學開設性教育課程,並且為使性教育更規範化、科學化,還非常重視性教育專職教師的培養。有的國家甚至規定家長也要接受一定時間的性教育培訓,以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形成合力,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我國兒童性教育的實施主要還是在家庭中,以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為主。現在我國學校也從初中起開設生理衞生課程,但是許多學校並沒有將這一工作落到實處。

(四)教育對象的年齡。國外一些性教育工作者認為,性教育應從兒童抓起,澳大利亞、美國、瑞典等國家都將性教育的時間已經或準備提前到幼兒階段。我國性教育一般是從初中階段開始的,在小學開設有健康課,基本上不會對兒童進行性教育。幼兒園教育雖然也有讓孩子分辨男性和女性的活動,但這種分辨僅限於外表,嚴格地説還不能稱之為性教育。

(五)實施途徑和方法。西方國家除了通過學校、家庭進行教育外,還廣泛地運用各種媒介傳播性教育信息。在方法上靈活多樣,改變過去那種權威恐嚇、壓制懲罰等方法,重視雙向溝通,充分尊重兒童青少年的自主選擇和個性,注重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差異性。我國兒童性教育主要通過學校和家庭進行,但學校和家庭多半對性教育諱莫如深,學校的性教育方法刻板、單調。我國也少有為兒童提供的科學的性教育讀物。

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發現我國在兒童性教育方面存在觀念較為陳舊落後、內容片面、教育對象年齡滯後、途徑單一、方法刻板等問題。因此,在我國的兒童性教育中,一些家長和教師就表現出了一些錯誤的觀念和做法。

首先是在對性教育的理解上存在偏差。許多父母甚至一些教育工作者認為,性教育就是性活動方面的教育,幼兒年齡還小,根本沒有性,更不懂得性,所以沒有必要進行性教育。這是對於性以及性教育的片面認識。性教育應該包括性的所有內容,如性別角色的進入、性身份的認同、性態度的確立、性意識的發展、性的生理需要與心理健康,以及性的道德和責任感等方面的教育。而早期性教育不僅關係到兒童身心健康成長,也關係到家庭和社會的安定。北京性健康教育研究會會長高德偉教授認為,人的性意識是從兩三歲開始的,兩三歲是青春期以外的另一個重要時期,不必擔心孩子太小,不能接受。

其次是錯誤地對待孩子提出的性問題。“我是從哪裏來的?”“男孩和女孩有什麼不一樣?”幾乎所有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問過這樣的問題,但是又有多少成人能夠很好地回答這一問題呢?一項關於中小學生家庭性教育現狀的調查表明,有半數以上的家長採取了不科學的回答方式:哄騙、迴避甚至訓斥。①父母對性的錯誤觀念,扼殺了孩子們的好奇心,也破壞了孩子們的求知興趣。

再次是不注意尊重兒童的身體和隱私。在很多成人眼裏,小孩根本不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往往很隨意地逗弄孩子。不論孩子是否願意,掐一掐、摸一摸,認為這是愛撫的表現。一些孩子兩三歲了還穿着開襠褲,家長讓孩子當眾小便、洗澡等也是隨處可見。事實上,孩子很小就意識到了性別的差異,也對異性產生了好奇,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會逐漸瞭解有些事情不宜當眾去做。等孩子四五歲的時候,不僅清楚地瞭解了男女的不同,而且會比較理解社會上男女有別的觀念,這正是對孩子開始進行隱私感教育的有利時機。

最後是在性別差異教育中存在一些錯誤的做法。有的家長重男輕女,生了女孩以後把她當男孩來撫養;有的家長喜歡女孩,生了男孩卻把他當作女孩子來撫養,這都有可能形成孩子錯位的性別意識。因此,應該從幼兒起就讓他們對自己有個正確的性別角色認同,並接納自己的性別,做愉快的男孩、女孩。

二、西方兒童性教育對我國幼兒性教育的啟示

(一)轉變陳舊的性教育觀念,明確幼兒性教育的重要性

在我國實施幼兒性教育,首先要轉變人們的觀念,充分認識到幼兒性教育的意義和必要性。對幼兒進行性教育,目的是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性知識,促進身心健康。由於兒童在成長過程中不可能自發地理解性現象,對性不可能“無師自通”,他們對性又特別好奇,所以應該從小開始教育,且終其一生。魯迅先生就提出過要重視兒童早期性教育,他認為“知”比“無知”更有益。我國香港等地的性健康教育都是從幼兒開始的。廣州市也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在40所中小學、幼兒園展開一場有史以來最具深度和力度的性健康教育實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全面理解性教育的內容,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實施不同內容的全面的性教育

性教育是一種生活教育、衞生教育、道德教育、責任教育,也是人格教育。它不僅包括解剖和生殖方面的知識,還強調兩性之間態度的發展和指引,它關係着一個人的整個人生是否能得到健全且富有創造性的發展。性教育內容的確定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發展心理學認為,嬰幼兒期是性別恆常性發展的時期,也就是説,確認自己是男性或女性,並知道性別不會因年齡、服飾、活動的改變而改變。嬰幼兒性教育的主要內容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並初步進入性別角色,同時在幼兒後期要教給孩子性衞生的基本知識,學會保持性器官的衞生,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樹立自尊、自愛的意識,知道男女有別。

(三)對教師和家長加強指導

教師和家長是實施幼兒性教育的主力軍,他們的思想觀念和方式方法直接影響到幼兒性教育的質量。一方面,國家要注重對幼兒性教育專職師資的培養;另一方面要通過社會機構、教育機構等對現有師資和家長進行培訓指導,使家長、教師能夠更科學地進行幼兒性教育。

(四)尊重幼兒的性別差異和隱私,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

從精子和卵子結合創造一個新生命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有了性別差異,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成人應該尊重孩子的性別,培養孩子社會認可的性別角色意識。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教育他們認識到男女有別,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隱私,學會保護自己。

(五)提供科學規範的性教育讀物,多渠道實施幼兒性教育

以科學的態度來對待人類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成熟是一種更加負責任的態度。我國的幼兒性教育也應該通過家庭、幼兒園、社會教育機構、醫療衞生保健機構、媒體等多種渠道開展,同時出版一些針對教師、家長和幼兒的科學規範的性教育讀物,讓教師、家長多得到一些科學的指導,讓幼兒多一條可以正確瞭解自己的途徑。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