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兒童選秀 低俗泯滅童真

兒童選秀 低俗泯滅童真

來源:育娃網    閲讀: 2.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目前眾多電視台競相推出兒童選秀類節目,一時間不少煞有介事的“小大人”充斥了電視熒屏。然而,能從兒童選秀節目中脱穎而出的“童星”寥寥,多成了成人觀眾的娛樂工具和電視台競賽收視率的道具。

兒童選秀 低俗泯滅童真

對此,許多讀者紛紛來信或來電提出質疑。部分專家學者也指出:喧鬧的兒童選秀節目排名對孩子健康成長不利,無論是排名靠前或靠後,商業化操作的選秀對孩子童真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選秀,還是惡搞?

提及兒童選秀,去年躥紅網絡的4歲半“失控姐”是被娛樂到極致的小孩子之一。4歲半的南京女孩莎莎,因其一段在電視節目中一再失控大哭的視頻而迅速躥紅網絡後,憑藉着超高人氣,隨即又錄製了湖南衞視和浙江衞視的兩檔綜藝節目,情緒失控的視頻再次走紅網絡。我們在與莎莎交流後發現,小女孩其實更愛笑,“失控”多因被電視台的人故意驚嚇。

除了被娛樂、被惡搞外,許多參加電視選秀的小孩子穿着打扮成人化,言行舉止也被教化得盡顯成人社會的名利場。如某電視台一檔少兒才藝節目,讓一位5歲的小女孩穿上“性感露背裝”學扭臀。接着主持人問小女孩,“幼兒園裏有沒有喜歡你的小男孩啊?”還問小女孩最喜歡什麼?小女孩回答:珠寶。

心理專家熊漢中認為,目前許多電視台的兒童選秀節目多迎合大多數成年觀眾的收視喜好,掩蓋了孩子的純真天性,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成年人的言行舉止。參加此類節目的小朋友,不但鍛鍊才藝的目的沒能達到,就算真的成了小明星,也是“老氣橫秋”,無法維持真正鮮活的生命力。

現在許多家長把孩子送去參加電視台選秀節目,多是出於培養孩子才藝、增強小孩自信心的目的,並不知道電視台的商業化操作手段,對孩子童真的傷害。

5歲的女孩小婷(化名)自小學習樂器、演講,一直是幼兒園的“藝術尖子”,某電視台舉行兒童選秀節目後主動到該幼兒園海選,小婷順利地脱穎而出。然而參加了一次節目錄制後,她的家長堅決拒絕再參加。小婷的爺爺説:“電視台根本沒有安排表演鋼琴的環節,而是讓孩子穿上什麼瑪麗蓮·夢露的衣服,在台上亂扭。完全就是讓孩子在電視上譁眾取寵。”

社會學專家周孝正認為,兒童扮演與其年齡反差極大的成人時,更容易出現喜劇效果,但這種快樂卻是建立在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基礎上的。小孩子是應該活在一個童話世界裏的,而不是催生他們早熟。

選秀失敗會給童年留下不必要的陰影

目前,以小孩子為主角的電視綜藝節目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益智類節目,主要是讓大人和小孩子一起回答小學課本中的常識問題,簡單地説就是“讓大人出醜”;另一類為訪談類節目,主要是讓小孩子回答大人們提出的問題及展示才藝,其實就是“讓小孩説真話”。然而從《不考不知道》《誰比誰聰明》《智在必得》《你能畢業嗎》《五年級插班生》等這些節目別出心裁的名字,不難看出兒童選秀節目中充斥着競爭、排名比拼的氣氛。

“孩子參加電視選秀節目是一場競爭性比賽,比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才藝,考的更是家長的努力。”一家長毛女士説,先不説上電視後要經歷一輪又一輪殘酷的淘汰,在上電視前的選拔也是費盡心思。當看到女兒上電視第一輪便被淘汰了,她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心都碎了。孩子回到家更是大哭一場,性格也變得沒有以前開朗,甚至把自己關在房間裏發呆。

學前教育研究專家王海英認為,選秀是一場競爭性比賽,兒童選秀活動中篩選標準通常由成人來制定,兒童必須仔細揣摩成人意志,迎合成人趣味,竭盡所能地展現成人世界所認同的價值標準。雖然兒童選秀不像成人選秀那樣競爭慘烈,但選秀失敗所導致的挫敗感仍會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使其童年生活留下不必要的陰影。

兒童選秀節目切忌“收視率崇拜”

現在家長們對兒童選秀節目抱怨最多的是,一些綜藝節目“唯收視率”,不惜以恐嚇孩子失控作為娛樂的手段,不能不説已經喪失了娛樂的底線。

針對越來越多的孩子被“包裝”起來推向選秀場的行為,熊漢中認為,選秀在成人圈裏,原本是一種營銷性的文化娛樂活動,主辦方和參選人都是通過這種活動,贏得人們的眼球,實現既賺人民幣又出名的目的。然而這種方式不適用於心智並不成熟的兒童,媒體應少些報道,避免成為幼兒選秀的推手。而家長也應保持理性,遵循幼兒教育的科學規律,不能盲目跟風,不可過早讓孩子接觸社會上浮躁的風氣。

由於各地電視台的收視率比拼壓力,相關主管部門必須對兒童選秀節目加強約束,讓選秀節目成為培養孩子才藝豐富生活、陶冶情操的舞台,相對於成年人的選秀,兒童選秀必須有一定的禁區。電視兒童選秀作為一種青少年才藝選拔的方式值得推廣,但這其中涉及的許多問題應由電視台仔細掂量把關,尤其是問題突出的“泛成人化”現象,需要堅決避免。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